首都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在第二次复习阶段,我兼顾着快速通读《大纲解析》,以巩固记忆,同时疯狂地解决肖秀荣的1000题集。初次做题时,我会把答案写在纸上,因为仅仅做一次并不足以见效,需要多次重复。到了第三次重做时,我才直接在书上标记答案,那时我发现错误率已显著下降。我想强调的是,关键不在做题的数量,而在于质量。完成1000题后,我决定购买一本风中劲草,它的彩色页面和分门别类的重点标记使阅读体验极佳,对于后期的背诵特别有帮助,能让人一目了然。不过,我要提醒各位,千万别让参考书混淆你的思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模式至关重要。大约从11月中旬起,我开始接触十年真题,初期只专注于做选择题来提升手感。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的基础是词汇,在我看来,词汇的多寡直接决定着我们最终的英语分数。我们现在会听很多人发帖子说,文章读不懂也能够把题目做对,别听他们扯淡。尤其是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更应该把词汇这个基础打的牢固了,才能在暑假的时候有一个质的提升。我用的英语词汇书是绿皮乱序版,其实哪本都一样,就那么多常考词汇,本质差别不大,关键是要背,而且要背得滚瓜烂熟。我有一个习惯,就是背一遍就要在第一页空白页的地方标记下来,注明这一遍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好给自己打气。到10月份的时候,就已经记了足足12遍了。之后一直到考试前又过了几遍,加起来算是15遍至少了。所以,对待单词请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英语真题毕竟少,为了增加英语的阅读量于是我们不得不购买一套英语模拟题,做模拟题的方法与做真题类似,唯一的不同点在于做模拟题不能死抠,毕竟模拟题的严谨度不如真题。答案和正确率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把握做题的过程,积累做题的经验,寻找做题的感觉。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原理是基础,它涉及到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等核心问题。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理论,帮助构建起对教育的宏观视角。我建议从阅读经典教育学著作开始,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等,这些书籍能帮助你形成自有的教育理念。
教育心理学是理解和指导教学实践的重要工具。需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动机、情绪和认知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推荐使用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作为主要参考书,结合实例进行思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再者,教育法部分要求了解我国的教育法规政策,包括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学生的权益保护、教育教学管理等内容。这部分内容凭查阅最新的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来学习,理解法律背后的教育理念和社会背景也非常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整理笔记是非常有效的策略。我习惯将每个主题的关键点提炼出来,做成思维导图,这样既能帮助记忆,也能提升理解和分析能力。定期做模拟试题,尤其是历年真题,检验学习效果,并熟悉考试题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关键。尽可能找机会参与实习或志愿者活动,观察真实的课堂,理解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这将使学习更加立体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