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基于我的体验,我提议从7月起着手准备政治学习,初期保持每天两小时的学习时长,后期可逐步增至三小时,具体时长依个人效率而定。7月至8月,专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议每日清晨研读一章!我当初采用的是徐之明的“超级红宝书”,先阅读教材,再听老师的讲解,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避免在课堂上迷失方向。进入9月至11月的冲刺阶段,继续之前的进度,依次复习毛泽东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此时,每天保持三小时内学习,并搭配肖秀荣的1000题和风中劲草的冲刺背诵本。不过要注意,辅导资料不宜过量,因为基本知识点大同小异,我个人认为“超级红宝书”最为详尽。接下来就是做各类模拟试题的关键时期。最后的12月直至考试前,全力以赴地背诵吧!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政治,如风中劲草、肖四、任四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考研英语方面:
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来学习英语,侧重于完成填空和阅读部分。每日的任务不是追求数量,而是要把握真题的氛围和维持解题的感觉。从1997年至2020年的所有真题大约在12月初完成。接下来的半个月,我接触了一些模拟试题,目的是保持熟练度,防止技能退化,不必太在意正确与否。对于作文,我没有全部动手写,挑选了几个典型题目进行了演练。由于我在高中时就练习过手写印刷体,所以作文书写方面没有特别训练。若你的书写欠佳,可以考虑购买字帖进行提升,英文书写其实很容易上手,效果显著。至于词汇,我没采用词汇书籍。之前备考托福时,我曾依照《17天搞定GRE单词》的方式集中攻克过托福词汇,所以在考研期间我只是每天坚持复习单词,每天约500个。我的单词记忆原则就是:“一次大量,多次重复”。如果你在记单词上一直困扰,我极力推荐你阅读《17天搞定GRE单词》,并遵循书中策略。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考研专业课方面:
无机化学,它是化学的基础,主要研究非碳元素及其化合物。核心内容包括周期系理论、配位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等。在复习时,一定要把握好元素周期律,理解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这对理解和预测各种化学反应至关重要。配位化学中的稳定性和反应性、晶体结构等内容也需深入理解。对这部分的学习,我建议多做题,凭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并尝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物理化学,它更偏向于理论和定量分析,主要包括热力学、动力学、统计热力学、电化学等内容。热力学三大定律是基础,需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动力学部分要理解速率常数、反应级数等概念,能够解决实际的反应速率问题。统计热力学则需一定的数学基础,但理解微观粒子的行为和宏观性质的关系是关键。电化学部分,电池原理、电解质溶液理论等都是重要考点。学习物理化学,我推荐先理解概念,再凭公式推导加深理解,凭大量的习题训练来提高解题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烈推荐使用教材结合辅导书,两者相辅相成。教材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辅导书则通常会给出更多的例题和解析,帮助理解和应用知识点。定期的复习和自我测试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帮助及时发现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找到一个学习小组或者伙伴也是极有帮助的,你们互相讨论,共享资源,甚至进行模拟考试,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增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