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从八月下旬开始准备的,八月下旬到九月初,马原这部分可以听课,毛中特思修近代史等看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就可以啦~九月初回到学校开始看肖老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每晚用时两个小时~看完一章知识点做一章的练习题,做1000题我建议把自己选的答案写在一张纸上,别写在书上,做完以后对答案,把做错的以及不会的都在书上用自动铅笔圈出来,弄清楚正确答案的缘由,不要放过小的知识点,以及自己凭感觉选对的题,也要认真对待!第一遍完了以后我又回过头来看了一遍毛中特和马原的重点部分,大概在十一月底完成知识点复习和做题。这个时候可以买来《风中劲草》再过一遍知识点,风中劲草的知识点总结更精炼一些,适合用来巩固之前第一遍的复习。然后就是做第二遍《1000题》,只挑第一遍做错的做就行,重点放在马原毛中特和史纲上,思修可以适当重视一下。复习风中劲草一个小时,做题四十分钟,二十分钟对答案,记答案里的知识点,这个过程用了一个周左右,接下来就是做肖八啦,一共八套卷,选择题要认认真真做,大题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答案是怎么组织的~还有蒋中挺的《五套卷》这个也是在这段时间做的。然后就是十二月十号左右了吧,开始背徐涛的《小黄书》知识点还是挺多的,再往后就是肖四,我们给政治的时间就要多啦,至少两小时,我是给了三个小时,大题真的让我头疼肖八和肖四的选择题一定要多做几遍!一遍是不行的,至少两遍,肖八肖四的选择题都是精华,谁不做谁吃亏。肖四的大题一定要背,一共四套卷,每套五道大题,两天一套,八天背完,回过头来再背一遍,一直背到24号晚上。期间我把小黄书和肖四可以结合起来,互通有无。
考研数学方面:
首要任务是逐题仔细研读整本书的内容,然后建立一个错题本,这一步非常关键,因为你会发现自己的错误会重复出现,所以时不时地回顾一下。接下来,深入剖析历年试题,如果你发现完成一套真题仍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那么就将它当作模拟测试来对待,全力以赴并深度分析。如果真题对你而言过于简单,不妨尝试一些模拟题,以挑战自我(确保选择难度适宜的题目,既不太难也不太易,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你的数学水平)。
考研英语方面:
学习英语是个持久的任务,我自认为不是这方面的天才,因此我在复习上下了不少苦功。首先,我专心背诵词汇,并归纳近义词、反义词和同义词,期间也会尝试不做查阅地去做真题,以检验理解程度。接着,我完成了80篇阅读理解和40篇完形填空。随后,我每天都精读一篇真题阅读,并逐字逐句翻译到笔记本上,做完题目后,我会对比答案,修正翻译错误,重新审视句子结构。同时,记录生词和难句以便日后查阅。这种方法进度缓慢,但却能一石四鸟,既锻炼了翻译技巧,提升了阅读理解,也巩固了词汇,还为写作积累了一些精彩的表达。第三次复习时,我会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安排,每天完成一套或半套真题,以此来检测自己的进步。尽管反复做了三次,仍有错误出现,这时就需要深入反思错误原因,防止再次犯同样的错误。此外,在这个阶段,我也开始准备作文,针对不同的话题自我构思,小作文用固定的模版,大作文则至少写一篇,并将那些出色的句子作为重点记忆。在我看来,简洁而含义深远的英文句子才是最优秀的。对于作文,我不提倡过多使用复杂从句,简洁明了往往更能传达深意。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至关重要的。结构力学涉及的基础概念包括力、力矩、剪力、弯矩、应变、应力等,这些都是构建整个学科框架的基石。你需深入理解每个概念的物理意义,并能灵活应用到具体问题中。例如,理解弯矩图和剪力图的绘制,以及它们如何反映结构受力状态,这是解题的关键。
掌握基本定理和公式。如静力平衡方程、欧拉-伯努利梁方程、位移法、影响线分析等,这些是解决复杂结构问题的工具。对每一个定理或公式,不仅要会用,还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原理,这样在遇到新问题时迅速找到解决方案。
再者,熟悉各种结构类型和分析方法。从简单的梁、柱、桁架到复杂的连续体结构,每种结构都有其特定的分析方法。比如,了解并熟练运用直接积分法、虚功原理、能量方法等,能够帮助你处理不同类型的题目。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做大量的练习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你选历年真题、模拟题进行训练,凭反复的计算和分析,逐渐提升对题型的敏感度和解题速度。不要忽视错题的整理,它们是你进步的阶梯。
理解和应用实际案例。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加深理解,也能培养工程思维。阅读相关文献,关注行业动态,参加一些设计竞赛,都是很好的实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