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这门学科其实并不复杂,只要你用心学习,考到70分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当然,有人能拿到90多分,但这并非必要,因为把大量时间花在政治上可能不太合算,将这些时间投资到专业课程中会有更高的效率,更能保障你的总体成绩。再者,关于官方的考试大纲和大纲解析,购买它们并无太大意义。有了序列一二三四,你就不再需要这两本书了。况且,大纲解析的编排并不出色,甚至存在不少错误。
考研数学方面:
在10月至11月期间,购置张宇涵盖1987年至2017年三十年间的数学真题集,确保专心致志地研习每一道题目。持续不断地重温复习全书中未掌握的问题,与做真题同步进行。做真题时务必严格控制时间,模拟实际考试环境,力求最近十五年的试题都能得分无误。对于自己出错的题目,要反复操练,并查阅全书或笔记来理解相应题型,确保全面掌握所有类型。记下每个部分的时间消耗,例如选择题和填空题通常应在一小时内完成,接着处理线性代数和概率题目,最后攻克剩余的大题。
考研英语方面:
务必深入剖析考研英语的真实试题!前辈们建议别太早动手,以免后期无题可用。我是在五月底开始涉足真题阅读,初期专注于2005年至2012年的阅读,每天解决两篇,同时记录陌生词汇并写下相关句子以增进理解。第一轮主要是为了适应风格,感受真题阅读的难易度。完成这八年的阅读后,为了保持节奏,我又迅速处理了1997年至2004年的阅读,同样记生词,但不太关注准确率,毕竟这些年的题型与近年有些差异。进入七月中旬,我开启了第二轮对2005至2012年真题的精读。这一阶段我非常细致,每天做四篇阅读,接下去四天逐篇深入研读,参考解析书籍。由于时间充裕,我把每篇阅读原文打印了两套,一套调整行距用于逐句手译,对照解析做笔记;另一套保持原样,用于整理题目,剪下贴在笔记本上,题目在文章的位置也一并剪下对应粘贴。这个过程耗时耗力,每天只能完成一篇,但却极大地促进了后续的复习。时间紧迫的朋友可能不适合这种方式哦!暑假期间,我完成了这项浩大工程,对考研英语阅读策略有了深刻认识。十月至十一月初,我再次回顾了2005至2012年的真题,前期的打印资料和笔记发挥了关键作用。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上旬,我打印了英语答题卡,每周六下午两点到五点,模拟2013至2019年的真题,依旧认真分析并分类题型,只是省略了手动翻译的步骤。剩余的时间里,我不断查看已做的真题阅读笔记和错误,特别关注那些较难的阅读。这样算来,2005年至2019年的真题阅读我大约重复了四到五次,摘录的词汇也根据记忆方法背诵了好几轮。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工业设计”,需理解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涉及到对产品功能、用户需求、生产技术以及市场趋势的全面考虑。基础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你需扎实掌握人体工程学、材料科学、制造工艺等基础课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理解和应用。
设计思维的培养是工业设计的核心。你需学会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凭调研、分析、构思、原型制作和评估等一系列步骤来解决设计问题。这一过程需大量的实践和反思,凭参加设计工作坊或自我设定小项目来锻炼。
再者,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熟练使用AutoCAD、SolidWorks等软件,能帮助你快速将概念转化为可视化模型,提高设计效率。了解并掌握3D打印、CNC加工等现代制造技术,设计更具实现性。
关注行业动态和前沿技术也很重要。阅读相关期刊,参加学术会议,关注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如智能穿戴设备、环保材料的应用等,这些都会丰富设计视野,提升创新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同样关键。工业设计往往涉及多学科协作,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清晰的表达能力能确保设计思路得到有效的传达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