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学的是理科,对于政治,在考研前可谓是一窍不通。有的同学从暑假就开始准备政治了,我学习政治用的是大纲解析,身边也有同学推荐精讲精练,这就像全书一样,选定一本认真看就是了。我是看完一章大纲解析,做对应的1000题,答案别直接写上去,毕竟是要做个两三遍的,建议写在一个小本子上,把做错的题带回大纲解析里找到答案,用红笔标出,第一次做题可能错的比较多,所以做完一章下来等于把大纲解析又过了一遍。我的进度算是比较慢的,在八套卷下来之前,大纲解析和1000题都过了两遍。八套卷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认真做选择题,错题带回大纲解析看,主观题不用去背,只需看第一道马原的题,主要看看答案是怎么分析的。肖秀荣四套卷的主观题,是一定一定要全背下来的。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这本书几乎是人手一本吧,里面罗列了所有考点,是简化版的大纲解析,适合后期快速复习。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看大纲解析,毕竟里面解释的详细,而不是一条一条的简单罗列,所以风中劲草这本书我并没有怎么用。 其实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准备英语和政治都算比较轻松的。如果你们对政治无感,可以试着先去喜欢上它,政治真的挺有趣的,马原里的一套方法论对我们平时处理问题能起到指导作用,学习近代史,要自己在脑子里形成一条时间线,把中国近代的大事件串起来。考研战线还是挺长的,不要每天都想着再过多久自己就解放了,只会让自己变得浮躁,不如习惯当下,安心想想怎么把今天过充实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部分,它能显著提升个人的整体成绩。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学习经验。首先,数学复习全书必须至少认真研读三次,以确保对所有概念有透彻理解。阅读时不应追求速度,能在九月底完成便很理想。此后,要坚持每隔一天就做一次真题或模拟题,以维持解题状态。考研数学的重点在于打牢基础,理解和掌握各个定理的推导过程至关重要。同时,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和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当题目难度适中时,提高正确率将成为你的竞争优势。对于计算精度不够的同学,可以尝试加快做题速度,留出时间检查;而一贯细心的人则可适当放慢节奏,首次解答就能确保准确性。此外,持续的练习量非常关键,每天都要做一些习题以保持敏锐度。即使复习进入尾声,也要每天抽出一到两小时专注数学。这一点务必牢记。
考研英语方面:
每天早晨,我专注于学习英语,为考试而复习时,主要精力放在做历年真题和记忆词汇上,几乎没有使用其他参考资料。原因在于,考研英语阅读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充斥着复杂冗长的句子、生僻词汇以及几乎恒定的命题规律。这些特性难以复制到其他阅读材料中,因此使用非官方的题目可能会误导你的阅读习惯。我推荐深入研究真题阅读,进行精细化阅读。具体来说,这意味着解析每篇文章中的所有复杂句子以理解其结构,确保能将每个句子准确翻译出来。精细化阅读耗时颇多,起初我一整个上午只能完成一篇,但通过精读过去五年的真题,我逐渐掌握了阅读技巧,到后来做题变得游刃有余,临近结束真题时,我会继续精读。总计,我精读了八年的真题阅读,所有试题至少做过两次,可见高分源于辛勤努力,无捷径可走。
到了十月份,我开始着手准备作文。在此特别提醒,切勿依赖模板,因为阅卷老师经验丰富,一旦发现模板式作文,分数通常偏低!我看作文时,关注的是精彩表达、句子构造及如何准确把握漫画所蕴含的深层含义。看了几篇后,就开始尝试自己动笔写作。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半导体器件,需理解其基本的工作原理和特性。PN结、MOSFET、BJT等都是基础,它们的工作状态、特性曲线以及参数定义则需深入掌握。例如,理解PN结的形成过程,知道N型和P型半导体的区别,熟悉MOSFET的阈值电压及其影响因素,这些都是基本功。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如载流子类型、迁移率等,也会在设计和分析器件时起到关键作用。
电子电路的学习则更偏向于实际应用。电路分析的基础理论,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工具。放大器的分析和设计,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滤波器的设计,这些都需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工程思维。特别地,对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理解,是电子电路课程的重点。理解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方式,能帮助在设计和分析数字系统时游刃有余。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实践并重是最有效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课本,要凭做题、画图、仿真等方式加深理解。例如,尝试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器或滤波器,凭实际操作来理解电路的工作过程。多参与讨论,与同学一起解疑答惑,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定期复习和预习也是必要的。半导体器件和电子电路的内容繁多且深奥,不时回顾旧知识,提前预习新内容,能帮助保持对知识的持续掌握。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教程、科研论文等,帮助了解学科前沿,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