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力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11月底肖八(肖秀荣八套卷)就出来了,肖秀荣的题目是中规中矩,经过1000题的训练,我选择题分数在38分左右,因为我还没看时政题目,时政也只要用肖秀荣的一本时政小册子就行了,把小册子上面的时政题做熟,足以。我搞完时政,选择题就在42分左右了,如果政治想冲刺80的话,肖八的大题也要挑重点背一背。12月,肖四出来,大题都尽量背下来。徐涛的小黄书在十一月底出,拿到书赶紧背,小黄书的答案比肖秀荣的答案要好,一样的逻辑清晰,背起来非常流畅,如果不放心不买肖四,我建议两个都买,对比着背,我就是这样的。其他的模拟题我都没做,没有时间了,我已经把政治里最精华的两大家资料用过,其他时间就留给了专业课。
考研数学方面:
起初,我的考研复习侧重于教材,但进度缓慢,一接触到历年试题就感到非常沮丧。之后,我转向了复习全书,选择了北京大学出版的那本粉红色的版本,内容丰富且讲解详细。对于高数和概率论,我依赖这本书,而对于线性代数,我还额外配合了李永乐的资料。推荐大家在期末考试前启动全书的学习,并在暑假期间持续跟进。设定一个时间目标,希望你们能在强化阶段开始前完成全书的第一轮复习,这样才能确保强化阶段的效果,否则基础知识不牢固只会白白浪费时间。数学学习中有三个关键要素:理解定义、拓宽思路和扎实计算,这三点缺一不可,因为它们是高效解题的基础。值得庆幸的是,我在这些方面有一定优势。除了教科书,我还有一本专属的错题集,整理了相关的知识点、易错点以及我对某些概念的日常领悟。如果你们有空余时间,也建议这样做,这对提高最后的成绩大有裨益。
考研英语方面:
早期5月前都在背单词和那黄皮书练手,推荐一个背单词软件,超级好,墨墨背单词,首先是它的设置很好,每天都要先复习完才能看新的单词,第二每天的奖赏机制特别好,最后的段子也好幽默,我是一直到最后考英语,都基本在每天都背,感觉用书的效果不是太好。我喜欢晚上吃过饭散散步,也当锻炼身体,我一般边散步边背词,效果挺好,你要是想做些其他的也行。据说背单词在心情愉悦的时候记忆力最好,而且间断背词会更好,好好利用下自己的碎片时间吧。这段时间还利用何凯文的长难句,给自己的英语语法结构打了基础,后期翻译看阅读都好了很多。11月份以后再选择性地做一些真题里面比较好的题目,到了12月份的时候,应该开始系统性的训练了,把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这些题目的解题技巧,通过做题都熟悉一下,因为很多题目放下时间长可能方法都生疏了,最后,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一定要在考试前十几天做几套模拟题,张剑最后五套题就是很好的材料,难度比真题稍大,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以及技巧的运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在应力和应变的理解上,一定要清楚它们之间的物理意义以及计算方式。例如,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应变则是物体在受力后的几何形状变化程度。胡克定律是基础中的基础,它揭示了线弹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要深入理解和应用。
对材料的强度和刚度,这是衡量其抵抗破坏和形变能力的重要指标。熟悉各种材料的性能参数,如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弹性模量等,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分析解决问题。
接下来,变形体的静力学平衡问题是考试的热点。要熟练掌握三力平衡原理,空间力系的简化,以及剪切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这部分需大量的习题训练,凭画图直观地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结构的稳定性。
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忽视失效理论,比如屈服准则和破坏准则,这些理论帮助预测材料在复杂载荷下的行为。了解并掌握能量法,无论是虚功原理还是势能原理,都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工具。
动态问题和疲劳破坏也是材料力学的一部分。动态响应要考虑惯性力的影响,疲劳破坏则涉及应力循环和寿命预测,这两部分需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特别是微积分和概率论的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因试题往往反映了教师对知识点的侧重和出题思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尝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这将帮助你更深入理解材料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