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前期可以看看精讲精练,每看一章就做一章1000题,过完2遍1000题后,此时就可做历年真题的选择题。大家会发现,历年真题和1000题风格有所差别——1000题很基础,大多数题干很简练,就1、2句话,一看就容易锁定知识点。但真题比较灵活,题干常有大段描述,容易使人雾里看花,不过不必着急,这种风格适应了就好,只要肯花功夫练习,一定有所突破。冲刺12月(30多天)资料推荐:《肖.讲真题》《肖4套卷》《肖.时政》最后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秋风扫落叶直奔政治考卷!首先可以做一下《肖.讲真题》的近5年的真题,选择题全部都做做,感受一下真题的风格,对于大题可以写下自己的思路、关键词。当然,最最重要是后面给出的解析!!看看老师是怎么剖析一个问题、怎样回答问题的!而且最好也整理下来!!政治大题如果思路跑偏了,写的再多也只能得少得可怜的辛苦分儿,尤其是在帝都这样的地方,给的分就更加少的可怜了,所以,一定要把握考研政治的答题思路!!!《肖.4套卷》做法参考肖八。By the way,最后对于大题的准备我就只背了肖四和肖八,其他的任何材料都没背,就连买的小草也抛弃了。自己在政治上花的时间不多,共100天左右,基础阶段每天1.5~2小时,强化阶段1.5~2.5小时,冲刺阶段2~3小时左右,但是取得了相对满意的分数,和复习的思路、方向、方法有深切的关系!!!时政参考肖八肖四里面的时政题和其他补充材料。
考研英语方面:
我遵循记忆曲线,不断地重温已学过的词汇,确保每天复习的数量超过新学习的。早上,我会兼顾记忆新的单词并复习旧的;下午则专注于复习当日所学。虽然这个过程极其艰辛,但其价值不可忽视,因为能让我在阅读时几乎不受生词困扰,即使偶尔碰到一两个陌生词汇,也不会对理解造成太大障碍。有人主张考试前夕应持续背单词,但我选择了相反的做法,由于后期时间紧迫,我暂停了背单词,转而全力投入阅读练习,碰到不熟悉的词汇就查阅含义。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是一门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规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科目。你需对教育的本质、目标、过程有深入理解,并掌握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热点问题。我建议,首先要精读教材,把握基础理论,广泛阅读教育类期刊和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要进行大量的案例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记忆是必要的,但理解和应用更为关键。
历史教育学则需你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和教育理念的结合。不仅要熟悉中国历史的大事件和人物,还要理解历史教学的方法论,如历史解释、历史比较等。我采用的是“史论结合”的学习策略,一方面,凭通读历史教材和参考书,构建完整的历史脉络;另一方面,研究历史教学法,理解如何将历史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做历年真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帮助你适应考试的风格和难度。
在复习过程中,我还特别注重思维训练,不断进行自我提问和解答,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定期的模拟考试和自我评估也十分必要,这样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查漏补缺。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教育综合还是历史教育学,都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教育的理解和热爱。保持对教育的热情,用心去感受每一处细节,你会发现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