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二轮复习的时候我一边对着《大纲解析》快速浏览,加深记忆,一边狂做肖秀荣的1000题,做第一遍时,我把答案写在纸上,因为只做一遍是没有效果的,要反复的做,当我做第三遍时,才在书上写答案,这时错误率已经大大降低了。这里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题目真的不在于做的多,而是做的精。做完1000题后,我果断去邮购了一本风中劲草,那书用起来非常爽,因为是彩页的,重点和次重点都用了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在后期背诵时非常方便,一目了然。但我还是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被那些参考书搞晕你的大脑,一定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体系和思维方式。大概在11月中旬后开始做十年真题,我只做了选择题来练手。
考研数学方面:
从11月直至考试前夕,将错题集重温一次,模拟试题精选部分务必涵盖(可考虑网购最后的一些预测卷来实战演练)。每月的后半段,我们安排每周两次模拟测试。进入12月,我开始做张宇的最后八套试卷,这个过程中,极度强调仔细审题,我自己常因粗心而犯错,这在考研时也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因此,希望大家能格外培养这种细心的习惯。此外,我还强力推荐合肥工业大学的五套卷,题目的质量和深度都非常出色。到了最后的决战阶段,关键在于稳固知识点,题量不是重点,保持冷静的心态,找出学习中的遗漏并及时弥补。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文水平并不高。无论你的四六级成绩如何,即使四级未达标也不必沮丧,同样,即使六级分数超过500分,也不应沾沾自喜。我备考时主要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系列,包括真题集和阅读理解150篇。其实仅凭这两本书就已经足够了,但要注意,黄皮书的珍藏版只包含2005年以后的题目,我还是推荐完成早期年份的真题。至于150篇阅读,基础部分足以,进阶部分难度较大。同时,要记住历年真题中出现的生词。词汇量不是越多越好,关键在于你能记住多少。起初,我在学习单词的同时做150篇阅读,暑假结束时完成,那时我还未接触真题,后来还是做了两套来适应题型。九月份开学后,我开始专注于真题的阅读和新题型。我会尝试翻译每个句子,不懂的地方会请教老师,老师也会全面解析全文。对于新题型,我会先独立完成,然后查看答案分析,并反复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进入第二轮真题练习时,我转为专注阅读翻译。我直到11月才开始准备写作,特别提示,尽量避免使用完整的模板。因为担心作文,我在考前背诵了一篇110多个词的模板,导致考研时大作文只用了20多分钟,可能分数并未及格。即便如此,提前半小时完成考研英语,准确度仍有待提升。对于写作不擅长的人,构建自己的模板是很重要的。在考试前的二十多天,我开始了第三次真题训练,这次包含了完形填空,阅读A、B部分的答案几乎都能猜到,实际上我是在回顾前两次的解题思路,特别是针对之前做错的题目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即使是英语水平较弱的人也应该能顺利过线。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气体动力学是研究气体运动规律及其与固体、液体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是专业的重要基础。在复习过程中,我对以下几个核心概念进行了深入理解和应用:牛顿流体模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定律以及能量方程。这些基本理论构成了气体动力学的基础框架,理解它们的物理含义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至关重要。
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定理如伯努利定理、欧拉方程等也十分关键。这些定理不仅在理论分析中频繁出现,也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有力工具。对非定常流动、湍流、边界层理论等内容,需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因这些都是现代气体动力学研究的热点。
再者,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也是气体动力学的一部分。比如,了解有限体积法、有限元法等数值解法的基本原理,并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简单的计算,这对理解和解决复杂流动问题大有裨益。在实验室环境中,凭观察和测量,直观地感受和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气体动力学的理解。
学习气体动力学,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死记硬背公式,是要培养物理直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做习题,尤其是那些涉及实际问题的应用题,帮助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阅读经典文献,关注最新的科研进展,也能拓宽视野,提升学术素养。
团队讨论和教师指导同样重要。与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激发新的灵感。导师的指导则能帮助把握研究方向,避免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