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微机电系统及纳米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这次考试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选择题做的很不好,大题压中2道半(今年热点比较集中,但不是每年都会这么幸运的)。实话说我在政治上下的功夫很足,因为这是我的短板,稍有不慎就会单科不过线,所以我投入时间最大(产出只能说与投入不成比例……)。我觉得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看政治看的不够全面,做题不够多,而且对错题的反思回顾不足。这些大家注意就好,简答题就没办法了,我其实背了很多,但预测机构每年的准确率随热点集中度而大幅变动,自求多福吧。这里提一下,任的《要点精编》实在不怎么样,我一轮过后划了很多重点,但后来我都没翻过一眼,各种无序,不对我的胃口,有喜欢的不要来拍我啊。提醒一句,政治不必开始太早,因为时政性太强,等新大纲出来完全来得及。
考研数学方面:
大一时,我学习高等数学使用的是本校编写的教材,虽然不具备权威性,但内容准确无误,我个人觉得比同济版的更易上手,毕竟我对它已有所了解。我的复习策略是先阅读教材再做习题,无论是数学还是政治,这已成为我的习惯。在完整地研读完两本高数教材后,我开始攻克陈文灯的复习指南,它的前半部分是对基础概念的归纳,我以此为线索进行二次复习。这段时间,我都专注于这本书,完成它似乎花费了不少时间。之后,我又重新温习了一遍教科书,梳理知识框架。接下来,我通过真题来检验自己的水平,通常选择上午做数学,因为考研时数学考试也在上午。我会抽出两小时,在A4纸上写下答案,以保持教材整洁。做错的题目,我会在答案页标记,但不在真题卷上涂鸦,以免下次做题时过分关注。其实这些细节并不关键,但我那时对每个小环节都有近乎苛刻的要求。一套真题完成后,核对答案,深究错误原因,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了。初次尝试真题,我觉得难度不大,但得分不高。一方面,许多题目在复习指南中已出现过,对你来说不再新鲜;另一方面,你的心态比较轻松。做完十年的真题后,我开始了新一轮的复习,再次浏览教科书和陈文灯的书籍,但这次速度快些,因为有些内容已烂熟于心。遇到不解的题目,我喜欢查阅教材,将相关知识点全面复习。有时,题目简单到只需老师一点拨就能豁然开朗,并且印象深刻,我认为这种方式优于直接看答案。由于决心坚定地考研,我不允许自己有任何松懈。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我已经很难静心阅读,于是转而查看教师提供的冲刺资料,重点关注他标注的部分,呵呵。
考研英语方面:
此外,针对写作效率的提升,你需要训练自己对时间的感知,以此增强在同一时间段内能撰写更长内容的能力。为此,持续练习是关键,其他因素暂且不论。无论你选择一周写一篇还是十篇,每次书写时都应确保环境安静,全神贯注。起初,可以使用手表记录三至四次完成写作所需的时间,以了解自己的平均用时,比如假设是35分钟。接下来,设定一个30分钟的闹钟,让你的大脑保持警觉。渐渐地,你会适应在闹钟响起时完成任务,这将明显加快你的写作速度。就这样逐步减少限定的时间,速度的提高将成为一种习惯,事情就会变得容易许多。至少在写作技巧尚未进步的情况下,提升速度是一个明显的改进。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业设计是一门融合了艺术、科技和商业的学科,它要求不仅要有好的审美观,还需有扎实的工程基础和市场洞察力。在复习阶段,我对工业设计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理解各个时期的设计风格和理念,这对我理解和创新设计有极大的帮助。
掌握基本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至关重要。这包括形态构成、色彩理论、材料与工艺等基础知识,以及人机工程学、环境因素考虑等实践应用知识。我凭阅读教材和相关文献,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此来加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
再者,工业设计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在复习时特别注重培养自有的问题解决思维。我会找一些实际的设计题目进行模拟,从需求调研到概念生成,再到模型制作和评估,完整地走一遍设计流程,锻炼自有的设计思维和动手能力。
对微机电系统及纳米技术的专业背景,我将工业设计与之相结合,研究如何在微观尺度上实现产品的创新设计。例如,探索纳米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或者思考微机电系统如何影响未来的产品形态和用户体验。
我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设计论坛和专业网站,了解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趋势,这样保持我的知识更新,也能为考试提供更丰富的视角。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感学习工业设计并非孤立的,是需与多学科交叉融合,这就需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持续的学习热情。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设计练习和项目经验能更好地提升设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