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金融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有好多人说政治不难,考前背背就行了,但我的观点正好相反,而且,我觉得政治可能是你花时间复习,反而你却进步很慢,得高分可能性很低的科目。常听别人说某人政治从来不复习却考了XX分,于是自己索性也不去看了,实际上这是及其错误的方法。政治是社会科学的龙头,它的复习不是简简单单的看大纲解析、去背它,而是要去理解,多关心实事,将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相结合,也许这就是社会科学的特点吧。我第一年从7月开始看,第二年看的时间比较杂吧,具体的计划就是做选择题之类的;至于大题目,我在考前写了几套题,用于练手,还有就是在考前重新把知识点做了个总结。我个人觉得政治的分数有多少由你的平时的知识储备量和把大纲解析看得有多透来决定,两者大概是3:7的比例吧,所以把大纲解析看明白是很重要的。
考研数学方面:
11月到考前,错题本过一遍,模拟题精点后面有(网上有最后密押几套卷可以买来练一练)一周模拟两次。12月份,做了张宇最后八套卷,做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我做的时候总是会因为粗心错一些题目,结果考研的时候也栽了个跟头…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种细心的能力。另外,我还做了合工大五套卷,题目质量很好很好,也推荐给大家。最后的冲刺阶段,主要是巩固知识,做多少题目并不重要,放平心态,查漏补缺。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备考研究生英语的过程中,单词的记忆至关重要,重复三次以强调其重要性。掌握好词汇,将使你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感到轻松,无需担忧词汇量,可全神贯注于阅读理解。完成黄皮书后,我购买了另一本阅读资料——《冲刺提高72篇》。据我体验,这本书的难度相对较低一些,毕竟在冲刺阶段,我们主要的注意力应集中在解决真实试题上,所以我并未通译全书。个人推荐,在这个阶段持续做阅读的目的在于维持解题的手感,不应过分纠结正确与否。同时,此时做阅读时要注意控制时间,每篇文章尽量不超过15分钟,我当时通常能在七八分钟内完成一篇。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金融学综合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投资学等多个领域,这就需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阔的视野。对微观经济学,理解供求模型、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理论等基础概念至关重要。宏观经济学则要深入理解国民账户、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影响机制。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部分,需了解各类金融工具的功能和运作机制,如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并掌握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则。金融机构的角色,尤其是银行的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等内容也是重要考点。
再者,投资学方面,理解CAPM模型、有效市场假说,以及资产定价和组合管理的理论是非常关键的。掌握基本的投资策略,如分散投资、价值投资等,也能帮助在解答实际问题时更有底气。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对复杂的经济模型,我会先尝试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凭做题来实践运用。我会定期进行自我测试,比如模拟试题或历年真题,以此检验我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阅读最新的金融期刊和研究报告,能帮助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学术讨论或者找导师教,也是深化理解和拓宽思路的有效方式。
我要强调的是,虽然金融学综合涵盖的知识点众多,但只要有系统性的学习计划,坚持不懈,每个部分都逐一攻破。在复习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自有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