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环境科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想要考高分主要是在于客观题,主观题其实最后大家都差不多,拉不开差距,肖秀荣老师的肖四和肖八熟背就可以了,我也是主要跟着肖老师复习的政治,买了精讲精练,1000题和真题,我从8月份开始复习政治,首先是精讲精练看一遍,每天晚上2个小时的时间,其他时间是复习专业课和英语,第一遍看书的时候配合1000题来看。看一章做一章的选择题,单选和多选,然后错的地方在书上找到标注出来,1000题我没有做大题,主要就是拿来练选择题的。第一遍大概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9月中旬开始看第二遍精讲精练,这一遍是重点看马原,毛中特和第一遍时在书上画的重点,其余的可以不看了,第二遍是配合着真题来看,我是做选择题,然后大题看着答案过一遍,之后就是肖八和肖四了,肖四出来的比较晚。之前可以好好地做肖八,我是在上午看着时间做肖八,因为政治是上午考的嘛,大题没有全部写在卷子上,只是写总结的话做的比较快,肖八的大题其实看熟练就可以了,也不需要完全背下来的,当然如果你的时间比较充足,能背下来是最好不过了。肖四的大题是一定要熟背的,我还买了任汝芬最后冲刺试卷,其实内容是差不多的,能背熟一套就可以了,主观题可以在最后冲刺复习,但是客观题是要平时积累的。
考研数学方面:
十二月份做各个机构的模考卷练练手,不用过于纠结错误率,因为我个人感觉无论哪个机构的模拟题都跟真题的套路不太一样,所以一周一套,保证不手生就好了。另外,最重要的是看笔记,各类题型的计算方法、易错点、设坑处等,要求滚瓜烂熟,做到一眼看到题目就知道计算方法和坑,这个我是十一月中旬开始看的,在真的考场上很节省时间。基本上数学是跟的李永乐,蛮推荐的。数学复习资料,个人推荐二李的《数学全书》,李永乐的《线性代数》,《660题》,真题就不用多说了。
考研英语方面:
不夸张的说,我单词水平就停留在初中。为了把英语追上,单词一定要攻破。不管多讨厌背书多讨厌英语,如果你下定决心要考研那必须逼自己做到。即使前三月我有点吊儿郎当的态度,但在这上我完全没松懈。50个list,我尽量争取一天过一单元。然后每五单元后重新再背一遍。对我来说每个单元基本都是生难词,必须各个击破。我是用了A4纸,一张纸一list(把笔记全扔学校了没法PO图实在很难形容),英文单词后面列出中文意思。过一个单词写下一个,晚上从图书馆离开时背一遍(挡住中猜英或者档英猜中都OK),第二天来图书馆时再背一遍。单词这玩意真的很傲娇,不背不用就忘,必须不断回头重复复习。至于大家到底怎么画重点画难词觉得就是个人喜好了。只要能厘清。九月中旬我过完第一遍单词,之后便是每两list再过第二遍,再后来就是每五list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科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学等多个领域,主要探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准备这门课程时,你需有扎实的生物学、化学和地理学基础,因这些基础知识会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对重点内容,我认为首要的是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比如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要深入理解这些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可能的解决方案。环境系统的概念和运行机制,如地球的碳循环、水循环等,也是重要考点。环境法规和政策的理解也必不可少,因它们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工具。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策略。环境科学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解并能应用理论知识比单纯的记忆更重要。尝试凭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定期做题和模拟考试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凭做题,你了解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模拟考试帮助你适应考试的时间限制和压力,提高答题效率。
再者,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式。凭与他人交流,你听到不同的观点,开阔思路,也凭解释和教授他人来巩固自有的知识。
保持对环境科学的热情和兴趣,关注最新的环境科研动态,这对深化理解大有裨益。毕竟,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会使学习过程更为愉快且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