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实际上,我的复习计划真正启动是在10月份,因此在政治学习上投入的时间相当有限,连肖1000都没有完成,更别提背诵肖四肖八的大题了,最终考试成绩只有70分左右(因为字迹不太工整)。如果我能拥有更多的时间,充分地记忆和练习题目,巩固基础知识,我相信自己完全可以达到75分以上的水平。
考研数学方面:
真题我真的做了好多遍不太记清我做了多少遍,一开始成套做,后来按板块(高数、线代),特别是线代,你会发现到了10年以后出题开始变得有规律性,这时候你要去总结和归纳发现真题的出题知识点。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做到后来因为做过许多遍做题的速度肯定会变快。下午数学:数学开始看张宇18讲,第一遍比较痛苦,但是值得,书真的很不错!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学习,我的主要方法是精研真题,如张剑的真题集。起初,我专注于阅读理解,尽管满篇都是陌生词汇,但我的底线是掌握所有在真题中出现的单词。即使一篇阅读理解只能正确解答2个问题,也不要因此丧失信心,因为这是从零开始的过程。每完成一套题后,我会尝试将阅读理解翻译成中文,并与张剑提供的译文比较,以确保我对文章的理解无误,这对后续的翻译练习也有所助益。接着,我会转向完形填空部分,保留几套完整的真题用于后期模拟。
对于翻译部分,我没有过多关注,因为在翻译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我发现那种新题型并不复杂,只要多加练习就能应对。至于作文,我认为初期无需投入大量时间,我是临近考试的一个月才着手准备。参考王江涛的高分作文,我构建了自己的大小作文模板,并进行背诵。然而,重要的是要亲自动笔写作,记忆和实际写作是两码事。考试可能会遇到未曾见过的主题,灵活运用句型才能适应各类话题的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科学的基础,它涵盖了地球的形成、演化、物质组成以及各种地质现象等方面的知识。在复习时,你需对地球的历史有全面的理解,包括地壳构造、岩石类型、矿物成分、地质年代、地层系统等基础知识。这些内容是理解地质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需扎实掌握。
对地壳构造部分,要重点理解板块构造理论,掌握板块运动、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岩石和矿物部分,不仅要它们的基本特性,还要能凭观察标本或图片进行识别。地质年代的学习则要求能熟练运用地质年代表,理解各类地质事件的时间顺序。
在复习过程中,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利用实习、野外考察或者虚拟地质模型等方式,加深对地质现象的实际感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多做历年试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也是提高应试能力的关键。
对环境地质学的部分,重点关注地下水、土壤侵蚀、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等内容。这部分更注重应用性,需结合案例分析,理解地质因素如何影响人类活动和环境质量。
团队讨论和交流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与其他同学组建学习小组,共同探讨难题,共享学习资料,这样不仅互相激励,也能从不同的视角理解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