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肖四肖四肖四!这个是必背的,我背了八遍。于是在考试时特别得心应手,写得基本上是xiao老师的答案原文。北京主观题比较压分,所以大家除了要保证选择题不要错10分以上之外,主观题一定要按xiao八xiao四背,把卷子写满,把字写好,注意逻辑层次。比如说总分总结构,连接词的运用。当时我和研友们以为肖老师今年押题不准,就去背mipeng的资料,背得醉生梦死,但是时间会告诉你,xiao老师才是王道,专注于一本资料就好,考得东西都差不多。
考研数学方面:
我在过完高数、线代、概率后会再过一遍笔记,默写各章的逻辑框架,这样会使得数学的每一个考点你都很清楚。千万要记住数学打好基础很重要。这里推荐的是三本教材:同济大学编著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高等数学》4、5、6版都可以,清华大学出版的由居于马编著的《线性代数》,浙江大学盛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我推荐这三本教材的原因除了是历年高分考生的不二选择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历年的命题组成员都是以这三本教材作为主要的参考书目来命制试题的。首先我们说一下这几本书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来看,怎么看才能发挥他们的最大价值。历年的考生在复习这几本教材的时候可谓是五花八门,怎么干的都有,有先复习高等数学的、有先复习线性代数的,更有甚者先复习概率论的。具体的题目也不知道该做哪些,或者是说都做。其实最好的复习顺序是先复习高等数学、再复习线性代数、最后复习概率论。这样做的依据是高等数学是数学基础,线性代数、概率论的学习都要建立在充分理解高等数学基础之上,像概率里面,求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大家还有印象吧,用什么求,用积分,求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期望用什么,也要用积分。另外线性代数里面的概念、定理、推理特别多,而且都特别抽象,因此线性代数尽量提前复习,反复记忆。而概率论部分的题型相对较少,考研试题能出的花样不多,相比较它的题目更加的有迹可寻。历年都有这样的学生想到最后一两个月突击复习概率,可是这部分学生都吃亏了!最后一个月要看的东西太多了,政治你不看不背行吗,专业课你不看行吗!而这时要从头到尾复习一门课,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说,在基础阶段同样要复习概率。
考研英语方面:
我觉得考研英语和大学四六级英语之间关联性不太明显,完全可以凭借一年甚至半年的努力来攻克。英语学习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积累。首要任务就是掌握词汇,因为词汇是英语的地基,必须先学词汇,然后再去研究语法和策略。我个人认为,英语学习就像一个良性的螺旋递进过程。
这个“黄金循环”包括从词汇到复杂句子,接着从复杂句子到阅读理解,然后从阅读理解到试题,再从试题反哺阅读理解,继续深入理解复杂句子,最终再次回归词汇。首先,我们需要背诵单词,特别是那些常考的高频词,这些词汇经常出现在考试中。当词汇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再转向学习复杂句子。一旦能驾驭复杂句子,就可以开始尝试阅读理解。刚开始做题时可能会错误连连,这意味着你尚未真正领悟阅读的精髓。这时,你需要查看答案,找出每个问题在文中对应的复杂句子,仔细理解并记住这些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这就构成了所谓的“黄金循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理解和掌握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它主要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流体力学三大部分。静力学部分,要理解并熟练应用牛顿三大定律,掌握力系的平衡条件,尤其是对平面问题和空间问题的分析。这部分需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动力学部分,重点在于振动理论和动量定理。哈密顿原理、拉格朗日方程等高级概念虽然看似深奥,但其实都是从不同角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这部分的学习,建议大家多看实例,将抽象的公式转化为具体的应用场景,会更有利于理解。
再者,流体力学虽不在所有学校的考研大纲中,但对全面理解力学有重要作用。伯努利方程、连续性方程等基础知识要熟记于心,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关键。理论力学并非死记硬背的学科,是需深入理解物理意义。对每个定理和定律,都要思考其背后的物理图像,这样在遇到复杂问题时迅速找到解题思路。做大量习题是必不可少的,凭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还推荐使用一些优秀的教材和参考书,如《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或《理论力学教程》(清华大学),这些书籍的例题和习题都非常经典,帮助深入理解知识点。利用网络资源,如Khan Academy或Coursera上的相关课程,也帮助拓宽视野,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