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时间有限,我主要专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将政治复习安排在了九月大纲解析发布后。我使用了肖秀荣的1000题,每学习完一个章节,就会完成相应部分的习题,并查找每一个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在做完这套题后,我转向了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和试题。此外,我还进行了肖秀荣最后四套卷和任汝芬最后四套卷的练习。政治科目的内容极其丰富,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记忆和理解。
考研数学方面:
完成课本学习后,我会重温笔记,默默地描绘出每章节的知识架构,确保每个数学知识点都了然于胸。切记,扎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在初次复习数学时,我选择研读课本并解决课后习题。近年来,数学的难度有所上升,并非因为考试范围大幅拓宽,而是计算量增大,对数学思维的要求更上一层楼,比如增加了分类讨论等技巧。尽管许多课后练习的形式并不直接对应考试题目,但它们对理解并巩固基础概念极其有益。对于不定积分的部分,高等数学课本后面的习题涵盖了几乎所有常见的解题策略,初做可能会感到困难。然而,如果深入钻研这些习题,再次尝试时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显著。同时,对于原函数的记忆,不必局限于那些常见而简单的公式。相比之下,其他内容在高等数学中的占比较小,所以我使用了本科教材,具体的书籍推荐就不再赘述。我购买的《核心笔记》当时只有复印件,尽管出版年代较早,但其难度与当前考试相匹配,对关键考点的覆盖也相当不错,适合作为第二轮复习的资料。
考研英语方面:
到了十月底,我已经完成了黄皮书的练习,紧接着我就投入了真题的海洋!我对真题进行了三次深度研磨,直至考试前夕。之前的错误纠正方法依然有效,即使全对也要回头复习。不断重做真题不仅能让你熟悉命题的套路,也能保持你对考研英语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词汇积累是不可或缺的,你会随着词汇量的增长,越发觉得当初的自己多么需要改进。进入十一月下旬,我就开始着手准备英语作文了。我没有依赖任何模板,只专心记诵了老师精选的十篇小作文和十篇大作文。小作文还算轻松,内容简洁,多花点时间就能记住。但面对大作文,那种背诵的痛苦简直让人崩溃,尤其是遇到一些复杂难懂的句型,虽然理解起来费劲,但要背下来更是个挑战!于是,我决定采取新的策略,将中文作文翻译成英文,然后对比原文进行修改,找出差异,并用红笔标记,这样下次查看时一清二楚。每天翻译一篇,一轮下来,你会发现小作文主要考察格式,句子通顺即可;而大作文的要求更高,除了格式,还需要一些有深度的句子。不过,大作文的框架大致相同,几次练习后,无需背模板,也知道开头、正文和结尾如何布局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线性系统”的基础理论至关重要。这包括对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理解,以及它们的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表示方法。你需深入理解这些变换的本质,不仅是公式,更需理解其物理意义和应用场景。例如,傅立叶变换是如何将时域信号转化为频域信号的,这对理解和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极其重要。
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的概念和性质是核心内容。你需掌握卷积运算,理解其在系统响应中的作用,并能熟练计算各种类型的卷积问题。系统的稳定性判断,如劳斯判据、赫尔维茨判据,也是考试的重点,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
再者,滤波器的设计和分析是另一个难点。无失真传输、带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等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都需你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这部分的学习需结合实际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的知识,进行综合理解和应用。
实践操作能力也很重要。凭MATLAB或者相关软件进行信号的模拟和系统分析,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尝试自己设计简单的滤波器,分析其性能,会你对理论知识有更深的感悟。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多做题,尤其是历年试题,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和解题思路。定期复习和总结,避免学过即忘。遇到难题,不要怕麻烦,积极寻找解答,或者与同学讨论,这样不仅解决问题,也能提升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