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理科生,政治考的不好,我就随便聊聊吧。政治我是从9月份才开始的,到后面真的是很捉急啊!我刚开始的时候就看大纲,看过之后完全不知道自己看了些什么,根本看不下去啊!把思路理了一下,总算知道都在说什么了,然后就是边看大纲边做肖秀荣的1000题,顺便把1000题上的题目都标注在大纲上,之后1000题第二遍,一边背小草,一边看真题,到考试前就是肖8肖4,如果到时候有时间的话,不同的版本的押题卷子都可以拿来做做,整合归纳大题。最后还是建议不擅长政治的童鞋早点开始复习,不要像我一样到最后时间不够用了,搞得很慌张.
考研数学方面:
尽管今年的考题难度较高,但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并不在少数。我自四月份起便开始了复习之旅,精心制作了两本我认为无比宝贵的笔记,几乎每天都重温一遍。接着,我投身于李永乐老师的全套教材,其中包含的题目类型都是经典之作。起初,可能会觉得有些吃力,但一旦深入其中,便会逐渐找到手感。初期做题速度较慢,错误多时难免沮丧,但我依然坚持不懈。完成这两本书的练习后,内心的满足感难以言表。十月份,我开始攻克历年真题,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从八十年代末到一二年的试题,留出几套作为后期模拟考试之用。第二次刷真题时,我使用了宇哥的真题全解析。此阶段结束后,我开始接触模拟试题,包括合工大五套卷、宇哥的八套卷以及李永乐老师的6+2。后期,我每天早上抽出三小时模拟实战做题,次日上午则用于批改和整理。错题的价值不可忽视,需要反复温故。实际上,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多做题,题量上去了,能力自然而然会提升。有趣的是,最后我的考研成绩与宇哥八套卷四套卷的平均分数相差无几。
考研英语方面:
参考资料包括黄皮书以及配套的120篇阅读练习,这些是由同一位作者编写的。我个人的记忆力非常薄弱,真的。尽管我对英语还算熟悉,但当我十月时尝试做了两套考研英语真题,结果让我大惊失色,因为我发现自己与合格线相距甚远,而且那时我还没开始正式复习。于是,我开始集中精力备考。每日专注两篇阅读理解,完成之后,我会把遇到的生词和短语记在教案本上,并查阅字典添加音标和解释。次日,我先回顾前一天笔记本上的词汇,确保记住后再继续新的阅读篇章,同时记录新出现的不熟悉词汇。对于记忆特别困难的词,我会用铅笔做个标记,然后在第三天从第一个标记词开始一直背到最后一个。这样的循环持续不断,直至我能牢记前面章节的单词,才转而只复习标记过的词汇。每一天都这样,每个单词都被反复背诵多次。尽管我的记忆力真的很弱,遗忘在所难免,但一旦遗忘,我就重新开始。最终,我用了整整两个破旧不堪的教案本来记录。完成了120题的阅读训练(实际上我只买了其中一本,因为时间紧迫),我才转向真题。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我没有涉及写作部分。我把最近两年的试题留到最后,以检验实际能力。我总共做了两轮真题,近两套题目更是重复做了三次。每一篇真题中的单词我都要求自己熟记并理解其含义。至于阅读理解的答案,我会深究为何选择该选项。作文部分,我在考前仅提前两天开始准备,没有死记硬背模板,因为我的应用英语基础不错,所以在这一环节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习策略可以分享。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是至关重要的。“机械设计基础二”涵盖了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设计等多个领域,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机械传动等基础知识。你需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因它们构成了后续复杂问题解决的基础。例如,对力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帮助你在分析机械系统动态行为时游刃有余;对材料性能的理解,则直接影响到你对零部件强度和寿命的评估。
实践与理论并重。机械设计不仅仅是理论计算,更是实际操作。尝试凭模拟软件进行机械结构设计,或者亲手制作简单的机械设备模型,你更直观地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过程。例如,凭ANSYS或ABAQUS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加深你对材料力学知识的应用。
再者,关注案例研究。机械设计中的许多问题都从已有的案例中找到解决方案或启示。阅读和分析经典的机械设计案例,如汽车引擎、飞机起落架等,帮助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资料的选也很重要。除了教材,参考书籍、学术论文、在线教程都是很好的补充。特别是对一些复杂的概念,多角度的学习和理解会有很大帮助。
定期自我检测。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不仅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熟悉考试格式和时间安排,提高答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