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学习的最终阶段,关键就是牢记肖8和肖4中的大题目!关于时政的选择题,我当初选择了肖秀荣的时政手册,但个人觉得帮助有限且不太划算,导致我的选择题做得并不理想。推荐每日关注新闻,因为最近几年的选择题常常与时事紧密相关。至于大题,主要依赖于预测题,最后的成绩还算满意。
考研数学方面:
大概在做真题的时候,11月左右吧,张宇的八套卷出来了,个人觉得题目还是不错的,有些难但还没夸张到有些人说的超纲,我当初考研的时候看到宇哥微博下面好多小伙伴再抱怨说题目好难,但是我还是很认真的按照全真模拟的标准做了两遍,第一遍我是用铅笔做的,那个卷子留的白很多,第二遍我全擦了又做了一遍。整理常考的和自己不会的还有一些新颖的题型。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三月份起,我会启动英语真题的学习,采用一套有效的“五步骤法”:首先完成习题,然后自己动手翻译全文(记得写下来哦),接着对照解析仔细研究题目,再对比个人翻译,找出差异,最后挑选出关键词汇和句型进行背诵。这样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如果上午的时间还充裕,不妨利用剩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随着熟练度提高,速度会逐渐加快)至于完形填空,虽然有人认为它的分数比重小,容易受运气影响,但我坚信通过认真训练是能够提升的。毕竟,做得好的人可能只会错1-2个,而差一些的可能会错10个以上。我大约在十月中期开始复习完形填空,起初做真题时,每篇错误通常在6-7个,偶尔状态好些,能控制在3-4个。但当我进行第二轮复习时,错误数量已经减少到3个以内了。(语言的感觉和上下文理解,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所以当你觉得晚上学习疲惫时,不妨观看一些英文电视剧来调节一下!)
考研专业课方面:
西方经济学是理解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企业等的行为和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在市场中相互作用;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活动,如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这两部分都需深入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经济增长模型等核心概念。
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清晰的概念框架。每一章节的知识点都应被放入这个框架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供求理论时,不仅要理解供求曲线的移动和变动,还要知道它们如何影响市场价格和数量,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反映在实际生活中。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至关重要。理论知识需凭案例分析来深化理解。阅读相关的经济新闻,尝试用学到的理论去解释经济现象,或者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能提升理论应用能力,也能你对知识点有更生动的理解。
再者,习题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做题帮助巩固记忆,训练解题技巧,并能暴露你在理解上的盲点。我建议使用历年的真题和高质量的模拟题,因这些题目往往更能反映出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讨论和交流同样重要。你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学习,共同探讨难题,互相启发。有时,别人的一个角度可能会打开你思维的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