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在暑期期间,我开始研读政治的精简版教材,并初次尝试了一千题的练习,这个过程持续到九月。接着,在十月进行了第二轮的一千题复习。到了十一月,我专注于回顾错误题目,同时记忆肖八的内容。进入十二月,我转为背诵肖四并关注时事政治。我没有做其他如任五的练习册,而是听从一些前辈的建议购买了风中劲草,打算九月开始背诵,但发现其体系与我之前的学习资料不符,最终未能使用。这让我认识到,挑选符合自己学习风格的教学辅助材料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9月份的时候单词还才认识了不到一半,做阅读真题还是一套卷子六七个的错,本来英语底子不错(虽然大学三年也都没怎么学英语,四六级也都是飘过),英语最重要的就是单词!!!做阅读为什么错的多,因为你单词不认识啊,说白了就是看不懂嘛。所以九月份一看这错误率确实捉急了,就赶紧找补救办法,你现在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开始背单词,不管用什么书,顺序的还是乱序的,不要觉得你记不住,这种东西就是要反复记才行。一直这样坚持到九月份,基本上你一半多的单词都记的很熟了吧,这时候再用曲线记忆的方法就事半功倍了。大概是50天的样子,早上晚上都有背诵任务,有那种记忆表的,就是早上背A,晚上背A,第二天早上B,晚上AB这样,我是打了一份顺序简易版的5500大纲的词汇,按照字母每天这么背的,一天都不能断。后来有同学告诉我其实人家是按照均分而不是字母顺序来的,但我复试背单词的时候均分了一下来背发现效果太差,所以还是推荐大家就按照字母顺序来,可能今天背C部分很多,过几天天背E部分又很少,但是不管多还是少都要坚持,这样效果比较好。反正我背了十天之后就觉得自己的英语有救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谈谈“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涵盖了语言的本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多个方面,是理解语言现象的基础。我认为,掌握好这门课的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对理论部分,需理解并各种概念,如音位、词素、句法结构等。但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语言分析中,这就需大量的阅读和实践。多读一些语言学名著,如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尝试解析身边的语言现象,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写作”这一部分,不仅考察语言表达能力,更看重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我的建议是多读、多写、多改。多读优秀的文章,吸取其精华,形成自有的写作风格;多写,无论是论文还是散文,都是锻炼表达的好方式;多改,则是为了提升文章的质量,每次修改都能看到自有的不足,从有针对性地改进。
再者,“汉语言基础”主要是对中国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深入研究。这部分需扎实的记忆力和细致的观察力。对古汉语,理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熟记常见词汇和成语是基本功。我个人喜欢凭阅读古籍和诗词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对现代汉语,理解语法规则并能准确运用是关键,凭做大量练习题来巩固。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感这两门科目并非孤立,它们相互关联,互为补充。语言学概论提供了理论框架,写作提供了实践平台,汉语言基础则是连接两者的桥梁。要善于将三者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把握住这两个科目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