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九月份开始复习的,不用开始的过早,也不宜过完。一是担心自己过不了线,而是复习的过晚,越到后期越焦虑,会影响到自己专业课的复习。只要有条不紊地开始就行。主要用的是肖秀荣系列。开始阶段是精讲精练与1000题。我是每天看一节,然后把配套的题做完。在专业课之余花时间做政治,这样不至于到最后焦虑地无从下手。大约到10月底这一阶段完成。在其中有一部分理解起来有困难,我就反复看精讲精练,还配合着红宝书,之后记忆的更加深刻了。后来肖老师又陆续出了形势政策部分,以及肖八、肖四。肖四的大题都要背过,所有考研人都这么认为!总之政治就是跟着肖老师走,背肖四。过线应该没问题。
考研英语方面:
从四月直至暑假前夕,我每天都坚持做一篇张剑的《阅读150篇(基础版)》黄皮书。在此期间,重要的是别过于在意正确率,目前做阅读的目标是为了形成英语阅读习惯和培养语感,内容比答案更为关键。有人可能会问,在读这些文章时是否应该记住陌生的单词呢?这个问题因个人情况而异,如果你觉得时间允许,记单词当然有益;如果觉得已经有足够的词汇书要处理,不记也无妨。完成《150篇》后,暑假来临,我开始着手97年至04年的真题阅读,依旧是张剑的黄皮真题集。至于每天做多少篇,我认为都可以,我个人选择每天一篇。在做真题时,要注意收集不认识的单词,并结合后面的解析来剖析段落、研究问题、理解复杂句子,甚至全文翻译。尽管97至04年的题目风格与近几年有所不同,但接触一下仍然很有益。暑假结束后,我进入了05年至今的真题训练阶段,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题目的参考价值逐年提升。这个阶段的训练和暑假时期相似,依旧需要记忆新词、分析问题和段落、处理长难句。每个人应对真题的方法不尽相同,有些同学会选择每天攻克一年的阅读部分,标记新词、研究长难句,第二遍分析文章,第三遍分析题目,如此反复多次。这种方法似乎很普遍,也是主流之一。然而,我的做法略有不同,我只做了一遍,对于一些较难的文章,我会再做一遍。我每天只做一篇阅读,当天就会标记单词、长难句,分析文章和题目,以及翻译全文。因此,我的复习策略可能稍显非主流,师弟师妹们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我这个人可能比较倾向于深入钻研,无论是政治大纲还是英语阅读,我都仔细研读,认真思考,所以在做题速度上相对较慢,以至于没时间做第二遍。每个人都应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高效工具,形成独特的解题和阅读方法,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对了,别一次性做完所有真题,记得保留最近三年的,考试前半个月用来模拟实战。李剑的《考研英语词汇真经》我看了六遍。前三遍通读,第四遍只看单词,第五遍和第六遍只看例句。我认为这本书归纳得相当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外国语言文学基础”,这门课程涵盖了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文学的主要流派以及重要作品分析等。我建议首先要扎实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如音系学、词汇语义学、句法学等,理解并能应用这些理论去解析语言现象。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名著,理解和欣赏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做笔记,记录重要的观点和例子,这对后期的复习非常有帮助。定期进行论述性写作练习,提升分析和评论的能力,因这部分在考试中常以论文形式出现。
,谈到“作文与翻译”,这是实践性和技巧性极强的一门课。作文不仅考察语言功底,更看重的是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我通常会保持每天写作的习惯,无论是短篇小论还是诗歌散文,都能锻炼文字表达能力。多读优秀文章,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和思维方式。至于翻译,关键是理解和转换。理解和源语言的文化背景,准确把握句子含义;转换则需灵活运用语法和词汇,使译文既忠实原文又符合目标语言的规范。我经常进行英汉互译练习,并对比参考译文,不断修正自有的不足。
我想强调一点,虽然这两门课各有侧重点,但它们都是相互关联的。语言学的理解帮助更好地创作和翻译,丰富的文学素养和优秀的写作技能也能深化对语言结构和文化的理解。交叉学习,融会贯通,是我在备考期间一直坚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