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主要题目,强烈建议熟悉并记忆肖四和肖八的内容,尽早开始,避免拖延。在掌握这两本书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尝试记忆其他资料。首先推荐一些实用书籍:首要遵从肖老师的指导,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肖四、肖八、时政内容,以及包含历史时间线和马原知识框架的肖的核心考点,还有他的押题讲义,作为肖四的补充。
关于客观题部分,别迷信初次考研的经验,直接说二战的情况。我在8月至10月期间,看完一章精讲精练后做对应的1000题,大约10月就能完成第一轮。接着在10月至11月,专注于精讲精练的重点章节,并二刷1000题(建议提前复印两份,以便于第二次做题)。要注意的是,做题时不仅要判断正误,还要标出错误点,最好用铅笔在一旁做个注解,这在后续复习中非常有用,因为人们常常会在同一处犯错。第一次做错的题目在接下来的几次可能还会错,这同样适用于英语和数学的学习。
主观题部分,首要任务是熟练背诵肖四。到了后期,你可能会发现连肖四都难以完全记住,如果你有能力,可以额外背诵肖八。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我花的时间最多的一门科目,甚至比专业课还要多,当然我并不建议大家也这么做,因为每个人的情况确实差别很大,我只是想强调数学的重要性,在专业课分差拉得不是很开的时候,数学决定了你初试的总体水平。复习最重要的也是基础,李永乐的《考研数学复习全书》个人认为必不可少,考点要求、章节内容精讲、例题分析,该有的都有。在全书的使用上,我先是完整地看了一遍全书,知识点和例题都是看,我在看的过程中把教材当作参考,遇到疑点难点再去翻教材,有点本末倒置的意味,但我觉得效果还可以,不过建议大家还是按照基本的步骤,先去看一遍教材,一遍就够了,然后好好利用全书。我在看完一遍之后,自己动笔又把所有例题独立地做了一遍,写了满满一个练习本,也找到了自己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学习难点,这些成了我之后反复查看的精华,一定要把它们整理出来。关于《基础过关660题》,我也做了,而且花了挺长时间去做《660题》,效果是有的,但我感觉作用有限,《660题》中大概70%是基础题,还有20%到30%是比较难的题,要么方法不常见,要么知识点生僻,做起来比较浪费时间,作为一种拓展练习是可以的,但花在上面的时间切不可太多,当然,数学我也准备了《历年真题权威解析》,同样是作为模拟自测,我到大概最后一个月开始做的数学真题,从2005-2019年,每一年的真题都完整做了一遍,这里提醒一下,2007年以前题型设置和现在的不太一样,比较陈旧,因而实际上真题练习从2007年开始即可。我每次模拟都是严格划定时间,3个小时做完停笔,最开始的时候总有一两题做不完,不过熟练之后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英语阅读和写作。大部分的复习时间我专注于阅读理解,当初听说有人会反复研习历年真题四五次,我颇感诧异,不过后来才明白,每次的精读都有新的领悟,涵盖词汇积累、翻译技巧以及写作提升。因此,张剑的英语真题集堪称必备参考资料,几乎需要随时翻阅。不过,针对个人薄弱环节如词汇或复杂句型,可适当挑选其他教材辅助,但这只是锦上添花。进入十一月中旬直至考试,我会推荐王江涛的高分写作,通过熟记近十年的真题范文,将其默写并归纳出适用于各种主题的通用模板句。同时,持续背诵自己积累的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涵盖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设计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首要任务,比如力矩、功率、应力、应变等基本物理量,以及齿轮、轴承、连杆等常见机械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原则。这些都需花费时间去深入理解,非仅仅死记硬背。
实例分析是关键。凭分析实际问题,更好地应用理论知识。例如,当你面对一个关于减速器设计的问题时,你需考虑如何选合适的齿轮类型,计算齿数比例以达到理想的转速比,还要考虑载荷分布和磨损等因素。这种实践性的思考能帮助你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再者,公式推导和计算能力不能忽视。机械设计基础中有很多公式,如欧拉公式、胡克定律等,需能够熟练地运用它们进行相关计算。对复杂的力学问题,要有能力凭受力分析和能量守恒等方法进行求解。
动手能力也很重要。有机会,尝试做一些简单的机械模型或者参与实验室的研究项目,这将使你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年真题和模拟练习是检验和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工具。凭做题,你了解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复习。定期回顾和总结,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这对应对考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