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应用数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真的没什么复习方法可以说的,因为说白了,这是一个可能费力不讨好、可能不费力却讨好的科目。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选择真的很关键,尤其是多选,要费工夫好好记一记,多做一些选择题,最起码留个印象。新大纲下来之前把把马原部分看完,然后开始看新大纲。我记得到最后,我的大纲解析看了4遍,肖1000做3遍就差不多了。主观题部分,那就靠最后一个月突击,到时候会有各种最后N套题,多看看出题方向和思路,然后各种背,昏天暗地的背,相信你自己就可以了。当然,有的同学背的明明很多,但考试的时候却不知道该不该写,有一种感觉叫:考过后看看标准答案,我其实背过了,但在考场上我并不知道那就是答案。所以思路很重要,能不能灵活自如的运用你所知道的知识更重要。我就亏在这一点上,背很多,但不会用,希望学弟学妹们有个前车之鉴吧。
考研英语方面:
应当将真题分为两大板块,首先是文章,其次是试题。针对文章部分,重点在于深度剖析。如何深入理解?首先,你需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作者的观点、写作思路以及整体篇章架构。接下来,深入细节,每个段落的每一个陌生词汇都需要通过查阅字典来理解含义,确保每个单词都熟悉;同样,每个不明词组也需查找释义,务必理解到位;还要分析每个句子的构成和复杂句式,这是解析长难句的关键,确保每个句子都能彻底理解。如此一来,每一篇文章在单词、词组和句子层面上都能得到详尽的研究,当然,试题中的新词汇也不能遗漏。只有全面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如单词、词组和长难句,才能有效应对问题。至于试题部分,我认为应该与文章主要内容、作者观点、写作思路及整体结构相结合去审视。对于真题的题目,首要任务是确定出题点,因为考研题目通常按照段落顺序设置。接着快速定位题目对应的部分,思考该问题与文章主题或作者意图的关系。其次,对比每个选项,检查它们是否直接与定位句意义相符,注意,若选项与句子基本一致而非间接相关,则很可能是错误的。此外,一般不会有三个连续相同的选项,而且阅读的第一题通常不选A。第三,完成真题后难免会有错误,为何要等做两遍后再仔细分析?我的建议是,首次完成后标出错误,第二次再做一次并再次标记(两次使用铅笔,错误则用红笔打勾,重复错误次数)。这样,经过两轮,你会对文章有更深的认识,研究题目时目标更加清晰。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答案,都需要明白为何正确,为何错误,并找出错误原因,比如无端臆测、偷换概念、随意增删信息等。通过这三个步骤,可以有效地解决真题的答题问题。阅读是英语考试的重点,阅读能力不佳将严重影响考研英语的成绩。然而,采用恰当的方式来研究真题,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逐渐形成对真题的敏锐感知。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谈谈数学分析。这门课的核心在于极限理论和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如连续性、导数、不定积分等。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关键。在学习时,我建议先从直观出发,凭大量的实例去感受这些概念,再深入到严格的数学定义。对极限的理解,一定要深入到ε-δ语言,这是基础也是难点。做题是提升数学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解决那些需严谨推理的问题,能帮助你提高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等代数则更注重抽象和结构。矩阵运算、线性空间、线性映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欧几里得空间等都是重要知识点。理解线性空间和线性映射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在几何上表现,是非常有益的。我推荐大家多画图,用图形辅助理解。对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理解其性质和计算方法,凭大量练习来熟练掌握。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包括高斯消元法,也需扎实掌握。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自主学习和团队讨论同样重要。我会定期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籍,也会参加学习小组,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做一些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帮助你了解考试风格,并测试自有的水平。
保持对数学的热情和耐心至关重要。这两门课程都需深度思考和持续的练习,可能会有挫败感,但,每一次的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显现出来。在挑战中找到乐趣,你会发现数学的魅力远超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