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大家一般都没有时间去练习做分析题,感觉效率不高,成果不大,其实分析题很有意思,我在做题的时候会拿一只铅笔,先看题干问的是什么,让我答什么,然后带着问题看材料,看到相关能用上的东西就用铅笔划着,划的多了你就会发现其实材料内部有逻辑性,有层次性,然后总结自己划出的材料的总体意思是什么,于是分条明列,然后刚开始做题的时候一一对应,做的多了你就有感觉了,当你以后对应正确的时候你会感觉,好有成就感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的复习,很多人感到即使下了很大的力气短时间内也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甚至考完试后觉得复习跟没复习一个样,其实这就涉及一个方法问题。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掌握它确实是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但一定要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特别是对于考研英语的复习。想提醒大家的是,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真题的地位特别重要,一定要想办法把英语真题琢磨透,而如何利用真题,这里面就有很多道道。有的同学是上来就把十几年的真题在很短的时间内仓促的做完,一次就好几篇阅读理解甚至一整套题,然后对对答案,简单的思考一下就复习别的了,真题做完了就做模拟题。我觉得这是对真题的极大浪费,模拟题和真题是有质的区别的,再好的模拟题也模拟不出真题的水准,因为真题是命题专家花几个月的时间研究出来的,真题中的难易程度、选项设置、逻辑关系是模拟题模拟不出来的。我复习时一般一次只做一篇真题的阅读理解,用实战的速度全神贯注的做完,然后根据答案和释义认真把文章、题目、选项研究透,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小时的时间。这样慢慢的过来,对真题的命题逻辑把握的就会比较熟,做起来会更有感觉。单词我没有花大量时间去记,感觉干背单词效果不怎么好,就是靠做模拟题积累词汇。关于作文,两年写得都不好,也没找出什么有效的方法,我想关键还是平时的积累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是基础。你需深入研究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理解教育的社会属性和个人发展作用。这些理论知识需凭阅读经典教育学著作来积累,如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要关注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和新理念,如素质教育、全人教育等。
教学法的学习需结合实际。这不仅包括各种教学模式如探究式、翻转课堂等的应用,也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知识。我建议大家多看一些优秀教案,分析其设计思路,尝试自己设计一堂课,以此加深理解。
再者,教育心理学是连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动机、兴趣、认知发展阶段等,能帮助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参考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复习应以系统性和实践性为主。一是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整体理解;二是做大量的练习题,特别是历年真题,凭实战提升解题能力;三是参与讨论或小组学习,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持续关注教育热点问题,如在线教育、教育公平等,不仅能拓宽视野,也可能在论述题中派上用场。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压力,也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