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世界经济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最后一轮复习就是肖秀荣的背诵版和四套卷了,还有近两年的政治真题,都可以当模拟题来做,选择题错的多也不要慌,找出错误的原因再突击一下,8套卷和4套卷的大题,一定要背,会出现原题!如果没碰到原题也不要慌,逐步分析材料,根据之前背的框架,看哪个知识点与材料内容最贴近,按照知识点+解释材料的步骤回答,调理要清晰,尽量多写点。 接下来,自习室里还有我的研友开始都开始背《风中劲草》了,江湖传言这是一本编写的非常好的材料,知识体系划分的非常明显。但是可能我不太习惯该书的编写方式,并且因为当时的时间实在太紧张,所以三大本材料我浅尝辄止了,当然,我还觉得他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第二轮我主要依靠的材料是肖秀荣考点预测和肖秀荣八套卷,并且顺手还把去年的四套预测卷拿来做了。感觉还不错,反正就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很迷信肖秀荣系列,可能是用着顺手的原因吧。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是从8月上旬开始复习的,第一阶段到9月中旬,主要任务是翻看自己考研的数学笔记和复习全书第一遍,笔记是课本基本知识点,对于数学一定要把数学课本吃透,不能放过一个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其实考研的绝大多数题目都很基本。全书自己每道题我都亲自做一遍,用折叠卡片盖住答案,会做的和不会做的都做上标记,为第二遍全书复习做准备。对于实在没有思路的题目可以先放过,然后第二天再看直到明白解题思路和用到的知识点。第二遍全书从10月份才开始的,还是从头到尾把全书做了一遍。对于第一遍会做的大都只写下大体步骤,不会做的再详细做一遍,大概到11上旬结束吧。第三遍结合课本进行知识点扫盲,然后做真题,由于时间紧张,只做了一遍,后悔了。后来就又做了合工大五套题,个人感觉没多大用,并且还有错题。就这样晃眼间到了考研战场。建议:数学是拉分的科目,一定要做好复习规划,做到每天都有收获。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未特别专注于背诵英语,但在准备研究生考试时,我会多次重读阅读材料,特别是2000年以后的文章。这种做法有两个好处:培养语感和记忆词汇。英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感,阅读量增加不仅能提高完形填空的准确性,也会使阅读理解的正确率有所提升。快速阅读可以节省时间,让你有机会多检查几次,找出潜在的问题。至于词汇,我发现通过阅读来记忆比机械背诵更有效。
阅读需要翻译,我认为最好将翻译过程落实到笔头上,而不仅仅是思考。当你尝试书写时,往往会发现翻译并不流畅。多练习后,你的翻译技巧会得到提升,做起来也会更快。今年的阅读确实有些难度,第一篇文章我就没弄明白!但其实题目本身并不复杂。“内容艰深,题目反而简单”,这句话很有道理,命题人并不会刻意给我们制造难题。后面的阅读部分也让我感到困惑,有些选项极具迷惑性,需要仔细辨别,不能轻易假设。
通常我的阅读理解错误在四到六个之间,最多也就六个。在过去的三年里,我最多只错了两三个......这是因为我会非常仔细地对比原文,哪怕是最微小的差异也不放过。例如,多一个或少一个单词都可能导致答案的意义与原文相差甚远,这样的相似性往往具有很大的误导性。排序题最为棘手,它涉及了一种之前只出现过一次的题型(我还曾和同学们断言这题肯定不会再考了……)。对于英语水平一般的考生来说,这类题至少会错两个。对于句子结构,可以背诵一些模板,但更重要的是学习其写作思维,因为在后期,单纯套用句型会变得十分困难。对于小作文,格式规范至关重要,句子结构应简洁明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通常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核心领域。对微观经济学,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等内容至关重要。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是常考点,需深入理解和应用。
宏观经济学的重点在于理解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如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模型、失业和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特别要注意的是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这些都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工具。
再者,国际经济学部分,贸易理论(古典模型、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新贸易理论)和开放经济政策(汇率制度、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平衡)是核心内容。理解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基本规律,以及这些理论如何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对答题极其关键。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每学完一个知识点,都要尝试自己概括归纳,形成逻辑链。做题是提升解题能力的关键。凭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了解考试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阅读经典教材和学术论文能帮助你深化理解和拓宽视野。定期复习,防止遗忘,这是持续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感理解比记忆更重要,经济学不仅仅是公式和理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我会尝试用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或者查阅相关资料,甚至与同学讨论,直到真正弄懂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