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在9月份大四开学才开始看政治的,政治考得不高。9月份开始看《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走马观花,大致浏览一下,也不强求能记住,我管这个叫培养政治直觉。这本书过完一遍之后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1000题出的真的很好,涵盖了大部分知识点,有助于你去把握重点,所以一定要认真做。边做1000题边到《知识点精讲精练》中找相应的知识点。后来又出了时政的那个小本《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核心预测》,又把那上面的选择题过了几遍,里面的材料都没怎么看。四套卷出来之前政治我一点也没有背,就是通过这种刷题,找知识点的方式加深印象。选择题不需要背嘛,4个选项给你,你有个大致印象,很容易就选对嘛!我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对付选择题的,后来通过八套卷和四套卷模拟,选择得分40左右,最终考出来是39分,感觉也挺满意了。总结:选择题一定要多刷几遍,加深印象培养政治直觉。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复习一般在下午和晚上,上午看数学容易困,数学最好先看一遍课本,做做例题课后题之类的,但是别纠结于课本,毕竟那不是大纲,我当初就陷进课本里去了,课后题认认真真做了两遍,现在看来纯属浪费时间!课后题别全做,做做计算就行。复习阶段要好好做笔记,别漏了题型!把自己的笔记看个三四遍,甚至要求背笔记,由此可知数学笔记的重要性。全书我用的张宇十八讲九讲,我觉得挺好的,数学题的套路一共就那些,万变不离其宗,自己多整理题目套路,类似的题型做个对比,会很受益的!
考研英语方面:
我大学时英语基础挺扎实,所以英语复习几乎没花什么力气(这样说可能有点招人嫌)。直到十月份我才开始接触英语真题,之前一丁点单词都没碰过。(这可不是推荐的学习方法)。对于写作和翻译,我没专门练习,只跟着老师的指导走。(我知道这样讲可能惹人嫉妒)。到十一月底,我已经完成了一轮真题。对了,我用的是张剑的小黄书,感觉它并没有外界吹捧得那么神奇。个人而言,我觉得它也就中规中矩。不过要是你的英语水平还没达到四级或六级标准,或者英语基础较弱,那最好早点开始准备。我有个学姐,六级连续三次未通过,她从四月起就开始每天记单词、训练翻译。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在这个专业的考试中,专业综合通常涵盖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以及操作系统等多个核心领域。这些科目都是电子信息工程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它们至关重要。
1. 电子技术基础:这个部分主要涉及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内容。理解基本的电路原理,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是非常基础的。掌握晶体管、运放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以及数字逻辑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
2. 计算机网络:这部分的重点在于TCP/IP协议栈的理解,包括OSI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你需熟悉每层的主要功能和协议,如IP、TCP、UDP等,并能解决相关的网络问题。
3. 数据结构: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链表、树、图、堆、队列、栈等数据结构的操作和特性要烂熟于心。特别是排序和查找算法,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二分查找等,需深入理解其原理并能熟练实现。
4. 操作系统: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是四大主线。理解进程的状态转换、调度算法,了解虚拟存储器的概念和页替换策略,理解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往往能够反映出考试的风格和难度。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凭编程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遇到难题不要怕,尝试去查阅资料,甚至与同学讨论,这也是提高的过程。
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建立自有的笔记体系,将学过的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这样既能巩固记忆,也能帮助你在复习时快速定位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