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生物与医药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我在政治上花的时间比较少,我十月份才开始看政治,每天上完课一边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炼一边做了肖秀荣一千题,对答案的时候每道题都好好看,算是又过了一遍书。后来是看风中劲草,然后就是肖八,肖四的顺序。感觉政治还是应该再开始的早点,九月份就应该开始准备。11月,我做了肖八第一套卷子,一瞬间突然有了紧迫感,觉得这样下去我的政治可能及不了格了。病急乱投医,史纲和思修由于比较简单,只看了风中劲草上的知识点。我还做了许多模拟题来巩固知识点,做多了你就会发现,虽然政治这门学科知识点很多,但针对每年的热点,出题概率大的知识点就那么些,也不是很难掌握。另外,做模拟题时比做题更重要的就是仔细研读答案,肖四、肖八、蒋五在答案这方面做的都非常好,我当时拿彩笔把重要的知识点都勾出来了,在考前要反复看。
考研数学方面:
突破阶段主要以大量练题为主。其中,练题又以考研真题为主,张宇的真题大全解包含32年的真题(1987-2018),1998年以前偏简单,可以坚持1天做2套,1998年及以后就1天1套或2天3套。与此同时,张宇1000题和李永乐660题都是不错的习题集,不过1000题有点难、660题有点偏,和考研题风仍有所差异,基础好的同学可做一做,基础不太牢固或者时间不充分的同学仍以考研真题为主即可,争取把历年考研真题做到3遍以上(特别是近10年的真题,参考价值最大)。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差不多做完后,觉得阅读和翻译失分比较多,发挥不稳定,就买了这本书。难度确实很大。我都是按规定的时间一次做3-4篇,没有像做真题那样仔细,就是找找感觉,纠正思路。最后也没做完。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还有一本基础篇也不错。我作文考得一般,虽然平时都是能跟着老师的模板自己写出一篇像范文一样的的作文来,但考试时实际是没用模板,自己发挥了。英语呢,我就用了绿皮考研单词书和黄皮书真题以及王江涛老师的红皮书。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理解高分子物理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涉及高分子的基本概念,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聚合物的统计力学理论。这需深入理解链节、重复单元、分子量等基本概念,并掌握高分子溶液、结晶、玻璃化转变等现象的理论解释。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做笔记,将复杂的理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凭做题来巩固理解,例如解决关于高分子溶液的Flory-Huggins模型或者高分子链构象的问题,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高分子化学部分则更侧重于反应机理和合成策略。需熟悉各种聚合反应,如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理解它们的反应机制,以及影响聚合速率和分子量的因素。特殊聚合物如嵌段共聚物、功能化高分子的合成也是重要考点。在复习时,我建议大家结合实际案例,比如PMMA的本体聚合或PVC的悬浮聚合,这样能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化学反应过程。
对这两个部分,我都推荐使用教材配合讲义进行学习,参考一些经典的教辅书籍,如“高分子科学基础”和“高分子化学”。网上的学术论文和研究进展也能帮助了解学科前沿,拓宽视野。
在实际应用方面,我会尝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比如理解生物降解高分子在药物载体中的作用,或是高分子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这样的跨学科思考不仅使学习更加有趣,也有助于在考试中展现出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