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中共党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在准备政治复习时,最好先浏览一下历年的真实试题(我个人是后期才这么做,其实提前看更佳)。接着,我会按照大纲和任汝芬的系列一进行学习,同时完成系列二的练习题。不过,我发现专注于系列一并不太有效,所以我决定只依赖大纲。虽然我不认为阅读系列一是必要的,但系列二的题目,特别是选择题,是必须做的,这有助于识别可能的考点,从而使我看大纲时能更加聚焦。大纲我反复研读了很多遍,具体多少遍已记不清了,每当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会查阅。我在9月1日开始了政治复习。
我把红宝书(也就是大纲解析)当作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饶有兴趣地细读了两遍以上,并结合着做肖秀荣的《1000题》。到了10月,风中劲草出版后,我就把红宝书放在一边,因为它太过冗长,而考试需要集中于关键点。每做一次《1000题》,我都会在答案旁边记录之前做错的选项,这样下次查看时能加深记忆,错误率也会显著下降。我坚持这样实实在在地完成了《1000题》三遍。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一直对英语不太擅长,从孩童时期到大学阶段都没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四月时,我已完成了考研核心词汇的第一轮记忆,推荐使用俞敏洪编辑的小红书版本和何凯文的《必考词汇突破全书》。每日坚持背词是不可或缺的任务,初期可能进展缓慢,比如每天50个,逐渐加快速度,最终能达到一天100至200个,到了后期,快速回顾核心词汇仅需三日。(建议将易忘词汇记录在小笔记本上,反复温习直至牢记)不必一字不漏地掌握所有单词,理解关键核心词汇就足够了,如果基础扎实,可以继续深入背诵。对于语法,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值得一试。历年试题至关重要,它是提高分数的关键,保留最近两年的题目用于后期模拟考试,其余的应多次练习,务必彻底理解每个单词和复杂句子。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科目,理解其核心概念是关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等都是基础,但更为重要的是理解它们如何解释社会现象,以及如何指导社会实践。我个人建议,深入阅读原著,如《资本论》等,结合现代经济社会的实际案例进行思考。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这门课需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全面且深入的理解。从一大到十九大,每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决策和理论创新都需掌握。我推荐使用时间线的方式进行记忆,这样清晰地看到历史脉络。要关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其产生的背景和深远影响。凭阅读《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更直观地感受党的理论发展进程。
再者,这两门课程并非孤立的,它们之间有深厚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解和分析中共的历史提供了理论工具,中共的历史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在学习时,尝试将两者结合,从历史中找寻理论的根源,从理论中理解历史的发展,会更有助于深入理解。
无论学习哪一科,我都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我会主动寻找社会热点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这既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们的思想碰撞,也能激发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