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备考量其实还是很大的,很多人都说9月之后再准备来得及,我觉得这个因人而异吧,如果你本科的时候马原、毛中特这些课程学习的不错(重要的是理解)并且不是很抵触这门课,或许可以把政治的备考放在新一年大纲解析出来(9月中旬左右)之后,如果您政治毫无基础,个人建议在9月前至少把马原部分弄透,原因是这门课比较晦涩难懂,重在理解,且每年大纲变化不大,提早准备会为后续的备考提供更多的灵活空间,毕竟政治理论这门课还有毛中特、史纲、思修、时政那么多部分呢。有些内容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的部分不太好用形象的方式表达,这块大家一定别糊弄过去,以自己内心真的弄懂为宜,马原部分的考题基本都是理解,别指望遇见原题。毛中特的学习和时政关系比较大,每年也会因为国家政策有相当部分的调整,建议放在9月之后准备。史纲的学习老师的特点就是比较搞笑,能把史实的东西当故事讲出来,这门课重点是时间轴要清晰,因为最后出题通常会联系到多个时期,像一些重要会议,重要著作,以及不同时期的土改政策等这些要重点记忆,越是觉得很绕很难的地方越应该下工夫,因为往往这些就是考点,到最后就是分数上的差别。思修部分我没有花过多的精力,因为这部分比较容易理解,分值比例也偏少。最后插一句,如果你有条件可以去上一些课程,会多少给你一定的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在七月底至九月中旬左右,我研读了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两门课程,尤其是采用了同济版教材。在此过程中,我也完成了书后的所有习题(这些习题耗时较长,可以选择性地做一些)。此外,我还仔细阅读了李永乐和李正元编著的复习全书,由于我的细致研究,进展可能较为缓慢,而且我仅通读了一次。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背单词,我准备考研的时候买了红宝书背单词,但是这辈子真的没完全坚持背单词成功过…这次坚持的算是最长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背了半本,到考研的时候基本忘没了…在我看来这样背单词效率其实挺低的,到后来我是做阅读的时候把不认识的单词全都勾出来,对完答案一个一个标出来,做完的阅读题没必要再做了,把标识的单词连同句子再读一遍就可以,高频词没做几篇你就会发现了,很容易就记住了,也很容易应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工程流体力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涉及到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动稳定性等多个领域。对每一个基本的概念,如压力、速度、密度等,都要有清晰的理解,并能熟练应用到具体问题中。例如,理解流体静压强的概念及其与深度的关系,这对解决许多实际问题非常关键。
深入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如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和能量方程。这些方程是分析流体运动的基础工具,要能够灵活运用它们来解题。特别是在处理复杂流动问题时,需对这些方程有深入的理解,进行有效的简化和近似。
再者,重视实验和案例分析。理论知识的学习需凭实例来加深理解。查阅相关书籍或网络资源,了解各种工程中的流体力学现象,比如伯努利定理在飞机升力中的应用,涡旋的生成与发展等。模拟实验也是很好的学习手段,凭计算机软件进行流体流动的模拟,直观感受流体的动态行为。
练习和复习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做大量的习题和历年真题,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升解题速度。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查阅资料或教老师,避免留下盲点。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你和同学一起组建学习小组,共享资源,互相解答疑问,这样不仅提高学习效率,也能激发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