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12.8-考试前:背背背,拿到肖四之后每天一套选择题,肖四的题也有好多重复的,所以大家做的分数都普遍偏高。肖四一定要每个题都弄会,不仅要知道为什么选这个选项,还要知道错误选项为什么不选,是表述本身的错的?还是不符合题意?如果不符合题意的话那它对应的表述应该是什么?这段时间我把肖四做了两遍,又把肖八拿出来刷了二轮。遇到自己薄弱的章节知识点,就会拿出小草翻翻,小草没有就看大纲。然后就是背背背了。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真题!!!前面也有提到,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我是这么用真题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觉得这方法蛮好:首先认真写完2004年以前的所有真题,写完之后对照答案。注意,我对答案只是看看结果是否一样,不会去看答案的解法,而是等第二天再把前一天的错题再写一遍。就这样一直写到2004年的,写完之后就停止写真题了,我个人觉得,分析和思考很重要!!!写完2004年的真题以后,我做个了统计,统计我错误的所有题(前提是错的题不是太多的情况下),分析错误的原因,如果是计算错误那只能加强运算,如果是公式记错了就翻看全书背公式。总结下来,你会发现自己哪里错的最多,这其实就是查缺补漏的过程。效果我觉得是非常的好,这样总结下来很慢,但是从2005年的真题以来,我的测试成绩基本上都是140+,另外有几年考了满分。当然改卷子的时候要对自己狠一点,我一般大题错了一个地方就全部扣分。最后再写写张宇八套卷和四套卷就可以上考场啦。开学10号开始学习的,刚开学心态有些糟糕,也进入不了状态,但还是要坚持每天学,状态慢慢就来了,就会有一种无时无刻都想去学习的冲动。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要做透真题,就算做了3遍还会错。第一遍生词字句,逐一排查不留死角。第二遍分析文章结构,翻译10篇左右。第三遍分析题目与答案,无论对错,都要给自己一个解释。独立思考,有能力放弃参考书解析。做对题目才是核心。阅读: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因为100分的考研英语四篇阅读就占到40分,超过三分之一的比重让所有考研的同学不得不重视它,但是阅读的难度也是比较大,很多同学也是很头疼啊~作文,是在做第二遍真题时开始自己尝试的写作。当时自己就是无论写不写得出来都要写出来,目的是练习手感和临场感。大约自己写了7-8篇左右,后期就是准备的模板,融合了3-4个模板。因为自己之前练习过写作,所以作文这方面没怎么担心。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是一个涵盖面广且深度适中的科目,它包括了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结构四个主要部分。这四部分内容相互关联,构成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框架。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方面,理解并掌握CPU的工作原理,如指令系统、运算器、存储器等,是关键。了解流水线技术和虚拟内存的概念也很重要。这部分理论性强,建议凭做题加深理解。
操作系统的学习,核心在于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理解进程的状态转换、调度算法,以及虚拟内存管理和磁盘I/O操作的原理,能帮助你把握这一部分的内容。实践应用也非常重要,比如Linux命令的使用,边学边练。
计算机网络则需熟悉TCP/IP五层模型,特别要理解每一层的主要功能和协议。如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HTTP和HTTPS的区别等。这部分凭模拟实验和实际抓包分析来深化理解。
数据结构是编程的基础,你需熟练掌握各种常见数据结构(如链表、树、图、队列、堆、哈希表)的操作和特性,并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对排序和查找算法,不仅要知道如何实现,还要懂得分析其时间复杂度。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多做题,凭实践来加深理解。利用互联网资源,如Coursera、LeetCode等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练习。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求助,参加论坛讨论或找导师教。
定期复习是避免遗忘的关键。我通常会每周设定一个主题,例如一周专注于复习操作系统,下一周再切换到其他主题。这样既能保持知识的新鲜感,又能确保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