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材料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推荐不要机械记忆,也不要过于依赖那些所谓的押题资料。如果你是学理科的,政治复习得尽早开始,切勿等到九月份的红宝书出来才着手;而对于文科生来说,等红宝书出版再复习也来得及。答题时,不需要一字不差地复述原文,关键是要准确掌握术语,表达清晰规范,死记硬背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此外,押题书籍只能作为辅助,不能全然信赖。它们或许能命中一部分考点,但过度依赖押题可能会使你的成绩仅仅达到合格线,在激烈的竞争中反而拖后腿。我还记得自己考试时忘记带手表,导致时间管理失误,前面题目书写工整(借助格尺保持版面整洁),而最后一道大题却匆忙应付,字迹潦草。因此,我想强调的是,政治考试同样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特别是当你期望通过整洁的卷面获取额外分数时。
考研数学方面:
我先用的是李正元的复习全书来学习高数(就是粉色的),这本复习全书很厚蛮全的,好像大多数人爱用李永乐的。我对自己的学习自律性进行提升和训练,学了很多实战经验,后面做真题感觉特别有用。买的是李永乐的真题及解析,认认真真做完每套真题,认认真真看解析。各位同学复习的话第一遍就是仔细看全书,概念公式自己不会的不熟地做记号,做全书的题,不会做的再看答案,把自己不会做的或者做的不熟的题目标上记号,以便以后复习。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也是个学渣,现在六级还没过,刚开始的时候,大三上就已经开始背单词了。一开始被的是绿皮书那个厚厚的,但是大三下以后就换了,单词方面主要用的朱伟的恋恋有词,那本书也不厚,一年下来我估计过了有十几遍吧。最重要的是在十一月份心里特别慌的时候,能有本书,你拿起来就觉得很熟悉,嗯,我这年真的在学了,心理作用很强大。长难句和阅读用的是张剑和何凯文,一开始的时候使用了张剑97-06那本练手,用的他的书,效果还好,在那时候觉得特别重要的是那时候每天下午都会抽个时间来背,有可能会背不熟,但是尽量背,那个英语提升的效果我个人觉得还是很明显的。作文用的考研帮最后的模板,其实也就是自己在里面挑了几句我觉得很经典的话,考试前的时候因为知道英语不好,所以先练了有一个月的英语书写,一方面争取分,另一方面能缓解紧张。考场上先打了草稿然后才在卷子上写,写的很规矩,所以英语分我觉得卷面应该多给了不少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是关键。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涵盖广泛,包括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生产工艺等。你需深入理解各类材料如混凝土、钢材、水泥、砖瓦等的基本特性,例如它们的强度、耐久性、可塑性等,并能解释这些特性的成因。掌握不同环境条件下材料性能的变化规律也是必不可少的。
关注实际应用。水利工程中对建筑材料的要求往往更为严格,不仅需了解其基本性能,还要理解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比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防腐蚀处理,以及如何按工程需求选合适的材料等。这部分内容需结合案例进行学习,理解和记忆会更深刻。
再者,实验技能不可忽视。“建筑材料”这门课涉及到许多实验室操作,如材料的取样、检测、分析等,这些都是考试可能会考察的内容。尽量多做实验,动手实践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历年真题的练习至关重要。凭做题,你了解考试的题型、难度和出题思路,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并加以巩固。定期自我测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提升应试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善于思考问题的本质,不畏难,勇于挑战,这是我在备考过程中最大的心得。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可能有所不同,找到适合自有的学习节奏和方法,坚持下去,你也一定能在“建筑材料”这门科目上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