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进入11月份,差不多也进入了考研的冲刺阶段,开启背诵模式。关于背诵资料的选择,最经典的模式是风中劲草+肖八肖四,风中劲草用来准备可能的选择题考点,书中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标出重点,也是提炼出来的考点。我只看了一遍,但周围很多同学都将这本书背了好几遍。提供的背诵材料比较精简,我也是背诵了很多遍,直到可以将其中的知识串联起来。所以个人感觉,资料选择自己觉得更能理解更习惯的就好,不在于贪多而是真正理解。肖四肖八的选择题可以用来查缺补漏,肖四的大题则是每年的必备内容。历年情况来说肖四会压中部分大题,今年的肖四也是押中了几道大题的材料,但还是强调,材料相同但是问题的切入点未必相同。就今年的试题来说,我认为照搬肖四答案不如结合材料以自己的思路作答。但同时我认为背熟肖四还是有必要的,肖四的答案保证了在考场上至少有话可写,也可以作为知识储备灵活加以运用。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重头戏。英语的复习首先是词汇。很多同学经受不住背单词的痛苦,就不怎么记了。于是导致最后英语无法继续下去,死在第一关。记单词当然很枯燥,但有方法,其实还是那两个字:重复。考研词汇说是有五千多,但真正需要记忆的重要和难的单词不到一千五。大概重复一周,就能把单词搞定。这个过程不好受,很消耗脑力,但它却是复习英语的第一步。在长难句学习的差不多的时候可以找出真题里的四篇阅读,将阅读里的每一句话都划分句子成分自己翻译,同时对照着答案解析,看看自己错在哪里,将自己的错误记录下来,每一套真题都要这么做。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古代汉语,这是一门需深厚基础和持续积累的学科。我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熟读古文经典,如《诗经》、《论语》、《史记》等,凭阅读理解古人的情感表达和思想观念,也熟悉了古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我还借助《马王堆汉墓简帛文字》等资料深入研究汉字的演变历史,这对理解古籍中的生僻字词非常有帮助。每天我会设定一定的阅读量,并尝试翻译和解析,以此提升自有的古文功底。
语言学理论部分,我主要依赖于《语言学纲要》等教材,深入理解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变化规律。尤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凭对各种语言现象的分析,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关注学术前沿动态,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拓宽视野。我发现,建立一个清晰的语言学框架,逐步填充细节,是学习这部分的一个有效方法。
再者,现代汉语的学习,除了掌握基本的语法系统外,我还重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我经常参与讨论小组,凭实际对话和写作来锻炼我的口语和书面表达。对汉语方言、词汇变迁、语体差异等方面的研究也我对现代汉语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利用网络资源,如《现代汉语八百词》等,进行自我检测和巩固,也是我常用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