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公共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论述题考研基本背肖四就行了。肖四一般是考研前一两个星期发售,所以一拿到肖四就要开始背论述,一定要多背几遍背熟(注意不要买到盗版)。虽然肖老不一定全能压中,但其实肖四的材料十分丰富,你背完之后就算考场上出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题目,凭着你积累下来的材料基本上自己也可以扯上。不放心的话可以搭配徐涛的论述小黄书(最后20题)。我是背了小黄书的,也证实今年有肖老没有押到的题小黄书上出现了。如果你的时间充裕的话或者想取得政治高分的多看看是可以的,但是记住要保证有一份是完完整整背的滚瓜烂熟的,切记贪多嚼不烂。还有,马原这门课,因为难结合热点所以押题比较难压中,所以最好在背押题卷的同时,自己能把各个原理给整理完背下来。我当时是主要背的肖四,到考前,肖四基本上背了三四遍,然后把马原原理背了一两遍。
考研数学方面:
开始时以教材为主,一星期一章,个别章节量大安排两星期。主要是先看教材本科教材或者同济、浙大的皆可(但要以考纲为前提),挑一些教材课后习题来做。另外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争取搞懂每一道题。这一个过程是比较痛苦的,很多题目是似懂非懂,因此需要在比较模糊的地方做标记,下一轮复习的时候要在这些地方多花功夫。
考研英语方面:
学英语确实贯穿了我复习过程的始终,但是一直没用太多精力。需要注意的是英语全程都不能放下,无论后边专业课压力多大,也要做一定数量的英语保持语感。首先,英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复习性价比最高。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150篇(其实只有100篇)。最开始做的时候会错很多,做一道题用很长时间。大概做了二十篇左右,已经大概知晓了考研阅读的风格。这个时候可以做英语真题的阅读了,每天精读一道题,把不会的词划出来,长难句弄懂,每道题错的原因搞清楚,大概需要一小时左右。其次重要的是作文。我比较懒,一篇作文也没背过,只是复习后期平均一周自己会动手写一篇。我总结作文的套路一般是第一段描述图画,第二段写三点原因,第三段总结一下。时间长了,也就会写了。当然,我还是推荐老老实实地复习作文,平时多积累一些短语和长难句的写法,多背范文,这才是提分的王道。另外字迹也很重要,因为时间充裕,英语的主观题我都打了草稿后再写到答题纸上,想来有很大帮助。再次是翻译和完型填空、新题型。个人认为每道题各一周做一道就可以。关于背单词,开始时候尝试过大本、小本单词书,还有自己整理真题上的生词,两千多个核心词背一遍之后每天循环复习100个词,一直到考研都没放下,很有帮助。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综合通常包括了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子领域。对管理学原理,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决策理论是非常关键的。要关注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等,这些是常考点。
在组织行为学部分,你需深入理解个体、群体和组织的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人性假设、激励理论、沟通理论等内容不仅需记忆,更要能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去分析。例如,赫茨伯格的两因素理论如何解释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不满意感,或者麦格雷戈的X-Y理论如何影响管理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则涉及到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设计等模块。理解并能应用各种人力资源模型,如胜任力模型、360度反馈评价、MBTI性格测试等,是这一部分的重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构建知识框架。每一章或每个主题都应有一个清晰的大纲,这样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复杂的概念。多做笔记,用自有的语言重新阐述知识点,这有助于深化理解和记忆。
实战演练不可少。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你了解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也能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每次做完题目后,都要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解题技巧不足。
案例分析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阅读并分析真实的管理案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增强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