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岩土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一开始很是摸不着头脑,慢慢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如果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也不要着急。没有什么工作是真正无用的,无用是有用的铺垫,即便是走了弯路,也是帮你排除了不可能的方法,寻找其他方法。首先是时间问题,我建议大家政治复习时间不要太早,迟早都会忘掉的。当然也不能太晚,完全挤到专业课一块儿的话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来复习,前期看书,中期练客观题,后期背主观题是我个人的节奏。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复习一般在下午和晚上,上午看数学容易困,数学最好先看一遍课本,做做例题课后题之类的,但是别纠结于课本,毕竟那不是大纲,我当初就陷进课本里去了,课后题认认真真做了两遍,现在看来纯属浪费时间!课后题别全做,做做计算就行。复习阶段,我担心自己会有些遗漏的地方,就用的张宇十八讲九讲,我觉得挺好的,尤其是高数,你值得拥有!数学题的套路一共就那些,万变不离其宗,自己多整理题目套路,类似的题型做个对比,会很受益的!很多解题技巧要好好做笔记,别漏了题型!把自己的笔记看个三四遍。12月一整个月我都在做真题,我先做了05-15年的真题,一天一套,做完对答案,总结错题。如果前期工作到位,几乎每套题2-2.5小时都可以做完,所以前期工作真的很重要。然后一天复习这十套题中的错题,然后开始按倒叙做95-04年的真题,还是一天一套,大概做到20号,接下来的一天复习错题。考前两天做了两套张宇的4套卷,如果有能力,真的推荐大家做一下张宇的8套卷和4套卷,据说今年有原题。
考研英语方面:
下面我简单说一下一个英语如此差的学生怎样进行考研复习,并取得满意成绩的。9月份之前,我那时和别人一样拿着俞敏洪的《考研英语词汇》使劲背单词,第一遍背这本词汇书时,老实说我认识的词汇不到三分之一,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结束了第一遍,特高兴,满怀期望的准备看第二遍,结果发现第一遍看时认识的单词还是认识,不认识的还是不认识,可以说之前两个月努力一点用没,当时特绝望,考研我最担心的也就是怕英语单科过不了线。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到考研结束都背不完那本词汇书,于是就分析自己的英语缺陷,发现自己最缺乏的就是词汇量,我想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达到效果最大化,最好的途径就是背历年考研英语阅读真题中不认识的词汇。于是我就去书店找了《历年真题阅读理解精读笔记》,这本书后面列出了每篇阅读理解的大纲单词和超纲单词,觉得特适合我,因为我基础太差,一般每天就两篇。第一遍看文章,做题,正常情况五个选项全错,运气好能对一两个,然后不看解释直接背后边所列单词,再看文章做题,一般就能全对,所以我个人觉得考研英语重在词汇,尤其是历年真题常出现的词汇,只要单词熟悉了,做题自然问题不大。就这样,9-10月份我就做真题阅读,然后使劲背后边的单词,按照英语(一)的方式复习着,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12月份我就用了蒋军虎的《精读80篇》,主要就是做阅读模拟题,同时准备写作。考研英语中除了阅读,比重最大的就是写作了,而且这部分也是比较容易拉分的,应该重视。我英语基础差,让我短期内学会用高级词汇高级句型肯定不可能,我的方法就是找了一些比较好的历年真题的范文,把其中好的句子背下来,写作的时候尽量往上套,比如说把其中的名词或动词替换掉,在保证语法不错的情况下多用些高级词汇,及格分肯定没问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材料力学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这些都是构建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础。对这些概念,不仅要它们的定义,还要深入理解其物理意义,凭实例去感受和应用。例如,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应变则是物体形变程度的量度,理解这些帮助更好地分析实际问题。
熟练掌握基本计算公式。材料力学中的各种计算公式,如胡克定律、圣维南原理、欧拉-伯努利梁方程等,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工具。我建议大家在学习时,不仅要记忆公式,更要理解公式的来源和适用条件,这样在遇到复杂问题时灵活运用。
再者,重视实验和实例分析。理论学习的,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加深理解。比如,凭对不同材料的拉伸、压缩实验,直观地看到应力-应变曲线,了解材料的弹性、塑性和破坏特性。多做例题和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材料力学的知识点繁多且相互关联,定期回顾能巩固记忆,防止遗忘。我通常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做一些综合性的练习,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找出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