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科目的选择题总是让人颇感意外,命题方式机智多变,许多选项表面上合理,实则暗藏玄机。单纯地死记硬背在政治学习中并不奏效,理解和记忆相结合才是王道。每当你在做题时碰到困惑,务必深入探究,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来龙去脉。此外,掌握命题人的出题策略也很关键,尽管他们的手法如同"全真七子"般变幻莫测,但核心始终如一,研习真题至关重要。最后,朋友们,政治分数的差距往往源于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因此,打起精神,巩固基础知识,并且大量练习1000题,整理并改正错误,填补知识空白,这是提升的关键!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大学数学成绩不错,也很喜欢数学。大三下就开始复习数学了,我先看教材,没做课后题(太多了,懒得做)。我个人比较喜欢看教材,喜欢把所有的定理定义看一遍,然后看一章书,配套做一章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所以在暑假前我全书已经快写完了。暑假做了《基础过关660题》,《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返校后,做了几套真题,一个多小时就做完了,感觉不错。数学就放下了,就时不时的做点真题的相关部分。十月国庆后,开始做著名的400题,对于比较难的,做上近3小时,过程较纠结,结果还不错。对于比较简单的,两小时随便写写就吃饭去了。第一遍不太认真,后来没题做了,又做了一遍,第二遍比较认真。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主要应聚焦在实际考试题目上,尤其是阅读部分,因为它涵盖了除写作外的所有题型。我初期尝试精读并翻译了五篇阅读,感觉收益颇丰,我建议你们也可以一试。至少重做五遍真题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能深入理解其考核的重点。到了九月,我已经学习了许多解题策略,并不断回顾之前记忆的句子和作文,同时单词也要经常复习,不能间断。这时,我会正式启动阅读训练,涵盖2008年至2020年的真题,一次做2至4篇文章,然后务必进行详细的总结和消化。由于真题需要多次重复,所以在考试前我会再做3到4次,具体计划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基础知识的扎实是非常重要的。你需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原理,这将帮助你解析环境问题的本质。例如,了解化学反应机制对理解污染物的形成和转化至关重要;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方式有助于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环境法规和政策也是环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你需关注国内外的环保法规动态,了解环境保护的主要策略和措施。这不仅需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还需定期关注相关的新闻报道,以便及时更新知识。
再者,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等技能在环境科学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凭参加实验课程或实习项目,提升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掌握一些基础的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SPSS或编程语言如Python,会大大增强数据处理效率。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容忽视。环境问题是复杂且多维度的,需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尝试挑战已有的理论,提出自有的观点,这会学习更有深度。
我经常采用的是主题式学习法,即选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污染等,深入研究其成因、影响及解决方案,这样既帮助我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也能激发我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