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复习不必着急,从下半年9月份开始复习足够了,我是在出了考纲之后开始系统复习政治的,那时候我的英语单词书已经背了二遍,张剑的阅读黄皮书已经做过一遍,专业课看过两遍书。由于我是理科生,没有文科生那么好的政治底子,因此月份之后我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复习政治了。政治中哲学,马克思是重点也是难点,建议下一届多抽点时间好好复习一下,每年的多选题,单选和论述都会有,并且比较难理解,是拉开差距的地方。政治不建议自己去看考纲,因为里面知识点太多。建议基础不好的同学还是报一个班比较稳妥,毕竟老师会比较重点的给你讲解。除了上课,考研必备就是需要做大量的习题来稳固你的理解和加强你的记忆,推荐练习风中劲草的习题和肖秀荣的一系列的习题,特别是考前的最后几套题,因为我觉得里面的知识点比较贴近,并且题目答案解析比较明确。到了12月份左右。就像今年政治考题比较偏,很多重点热点都没有考,大题出的也比较怪,那么如果你一味的把宝压在机构上那么会吃很大的亏。当然今年考得难,明年应该相对会简单一点,下一届考政治应该会有福气哈。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个人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可以,第一遍你可以看看课本,熟悉熟悉基础知识,注意一边看书,一边把只是串联起来,我身边的大多数人都在看张宇的视频,据说很有趣,有很多基础的知识讲的也是通俗易懂,如果课本看不下去可以试一试;这是第一遍,第一遍过课本,一定要做一点基础的一点的题目,至于第二遍,我就开始做数学全书,如果你看到数学全书的那些题目,你大部分都不会,不用着急,因为大家都不会,最重要的是做题思路,这个时候就要及时标记自己不懂得地方,数学全书第一遍下来时间会比较久,这个时期我比较建议做一些买全书时送的那个分阶检测,就是看了一节的全书,做一下对应的分解测试的题目,感觉这么配合下来效果比较好,但是分阶测试题目上题目比较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确定可以做多少,第二遍做全书的时候如果有很多不懂得地方,看看视频或者教材,弄懂了就好。接下来第一遍全书结束后,开始第二遍,你会发现第二遍全书会用的时间比第一遍少了一些,然后把分阶检测剩下的题目做一下。第二遍结束之后,你基本的知识点和基本的做题思路都有了,这时候就要采用题海战术了,比如660题啊,也可以做张宇的1000题,都可以,总之这个时候就是要多做题,反复做,锻炼你看到题目就有好多套路。一般在十月底或者十月初就开始做真题,张宇一般推荐30年真题,但是我觉得你可以只做近20年的就可以,但是做真题就要给自己在考试的感觉,第一遍按照考试的时间模拟一下,如果时间过了也不要紧,重要的是就是把所有的题目,所有的知识点,做题方法都弄懂了,这是第一遍真题的目的,第二遍真题目的,就是拿到150分,而且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在真题做完了之后,可以找一些押题卷,李永乐6+2,张宇最后4套,合肥工大都可以,不要都做,做几套就行,不会也没事,因为都比较难。最后考试一周前,做一下李永乐6+2里面的由历年真题混编的两套卷,严格按照考试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我自认为英语能力不算出色,四级和六级的成绩都在五百多分徘徊。所以,我推荐你们借鉴更资深的英语达人的学习方法。我个人使用的是乱序版本的绿皮词汇书,加上老蒋的《高分阅读》、《长难句》以及《历年真题精解》。我觉得购买过多书籍并不实际,很多书我只是匆匆浏览,甚至有些未曾翻开。倒是词汇书,我投入了不少精力,总计复习了大约六七遍,起初进度较慢,后来加快速度,每天约一小时就能看完五个单元。关键是要针对自己的弱项强化练习。英语的进步是个渐进的过程,多做阅读和真题至关重要。只要你有一定基础,应该不会有太大困难。我在初试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反思后发现,主要是由于我没有充分重视联考写作的训练,结果影响了写作得分。另外,我对英语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不多,真题也没有深入研究。希望大家别重蹈覆辙。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热力学的核心是能量守恒和熵增原理。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基本定律是整个学科的基础。你需深入理解它们的物理含义,并能灵活运用到各种热力系统中。例如,能量守恒表现为热能转化为机械功的过程,熵增原理则揭示了自然过程的方向性。
热力学第一定律主要涉及热能和机械功之间的转换,理解和应用工质的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比容等至关重要。要熟练使用p-v图和T-s图进行分析,这些图表能够直观地展示出热力过程的变化。
再者,第二定律是工程热力学的灵魂,涉及到热效率和可逆性。卡诺循环的概念和分析是其中的重点,需理解其理想性和实际系统的差距以及如何凭改善提高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例结合是非常有效的。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制冷系统、热机设计等问题,深化对理论的理解。计算题的练习也必不可少,它们能帮助你熟悉并掌握各种公式和计算步骤。
热力学中的熵和?函数也是重要考点,尤其是熵变的计算和?方程的应用。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需花费更多时间去理解和记忆。
别忘了关注热力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燃料电池、燃气轮机、蒸汽循环等,这些不仅能丰富知识面,也能在论述题中展现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