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八月中旬启动了政治复习计划,始终遵循肖秀荣导师的指导。初期阶段,我主要专注于客观题的准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最庞大的部分,因此我首先投入大量时间在这个模块,尝试构建框架以帮助分类记忆。肖老师的精讲精练非常适合初次复习,其内容与九月发布的大纲解析相差无几。每学完一部分,我就立即完成对应的1000题练习,确保找出每个题目所关联的知识点。1000题我总共做了两遍,它强调知识点的重复出现,基础且全面。接着,我尝试了蒋中挺的800题,这本书涵盖了一些偏僻的知识点,题型也有所不同,非常适合检验盲点。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有过高中文科背景的人来说并不陌生,考研中的这部分内容更加深入。历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对简单,复习进度也较快。至于形势与政策,购买肖老师的书籍就能应对。这里分享一个小技巧,在后期大量背诵可能会感到困难时,你可以将肖四的大题朗读并录音,之后在不想背诵时听听录音,或者边听边背,这样能大大提高效率。这就是政治科目的魅力所在!
考研英语方面:
四六级成绩好并不一定代表考研英语成绩好。所以那些一直声称自己英语不怎么好的同学不要害怕,还是说下我是怎么复习英语的吧,大概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是在背单词看文章,红宝书的单词大概背了两遍,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看里面的文章,张剑的黄皮书里面的文章挺不错的,可是出题思路和考研英语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所以那些题目做不做无所谓,做了对错几个也不要太在意。就这样每天大概复习三四个小时到了六月中旬开始做真题,用的是考研1号,觉得还挺不错的,每天一篇真题,第二天早上背文章和词组,把05到14年的真题文章大概都背诵了一遍。我觉得英语我最大的失误就是在最后几天没有留几套真题来练手,以至于后来没有新题可以做,这样真题大概做了3遍左右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技术学,这是一门融合了教育理论与现代科技的学科。重点在于理解并掌握如何运用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育效果。我在学习时,特别注重以下几点:1)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这是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2)深入学习教育设计和评估理论,如ADDIE模型等,这些理论工具能帮助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3)实践操作,凭制作课件、设计在线课程等方式,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增强动手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则更偏重于技能的掌握。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熟练掌握操作系统的基础操作,如文件管理、网络设置等;2)精通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Python或Java,了解其基本语法和常用库,这对后续的科研工作非常重要;3)理解数据库原理,包括SQL查询语言,这对处理大量教育数据很有用;4)熟悉常见的办公软件和数据分析工具,如Excel、SPSS等,这些都是日常研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实践”是最好的结合。对教育技术学,除了阅读教材和论文,我还积极参与在线教育平台的设计项目,这样既能巩固理论,又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我会凭编写小程序、做实战项目来加深理解,利用在线资源进行自我测试和提升。
定期复习和整理知识点也十分重要。我会每周花时间回顾本周所学,把新知识融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形成自有的知识地图。遇到难题,我会积极寻求导师或者同学的帮助,共同探讨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