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话,不需要非常早就开始准备,我是8月底开始的,看大家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开始的,用书的话,推荐肖秀荣全套,肖老师毕竟有着多年的出题经验,知识点的总结也比较全面细致,我基本上就是跟着肖老师的书,出一本买一本,紧跟着学,就没什么大问题了。一开始的一个月之内,主要是对照着教材,看完一章的书,就去做对应的练习题,这样多加巩固,精讲精练是要多做的,我是做了3遍,第一遍要配合着教材边看边做,第二三遍就主要抓错题,捡重点,这样的练习才是有意义的。关于政治,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在选择题上丢了很多的分,那你的分数必定不会高,这其中,尤其要注意多选题,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找到陷阱容易出在哪里,考试的时候就要有针对性地去避免。选择题基本吃透之后,就要适当进行材料题的练习,学会怎么写答题要点,怎样把握得分点。然后差不多慢慢的时政什么的就要出来了,这个不难,多背背就好。肖老师的八套卷和四套卷要好好把握,近两三年肖老师的答题压的都相当准,真的很厉害,每做一套题,就要好好研究错题,不要将错题放过。材料题,四套卷做一做,八套卷有时间做,最后如果实在没时间的,四套卷的大题一定要好好背,我当时政治考试前一天晚上10点还在背四套卷大题,真的很好,我在考场上没有停下来过,一直在写字,我在选择题上稍微有点欠缺,大题答得蛮好,为我提了不少分。
考研数学方面:
考研数学最近几年的趋势是不重深度重广度,也就是说一道题不会在技巧上多么复杂但会涵盖比较多得知识点,所以基础就一定要打牢。复习全书是对数学的重要性就像真题对英语的重要性,我做过3本复习全书,我当时做得时候就专攻复习全书,做了3遍,基本弄透了,最后做真题的时候基本2个小时搞定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了张剑的英语资料,但个人觉得不太适用,推荐大家可以试试丁晓钟的,有些朋友反馈效果不错。考研英语中,阅读理解分数占比最高,因此我专门选购了一本阅读理解来强化训练。做这类题目时,宜先快速浏览问题和选项,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阅读文章,这样更有效率。在读每个段落时,要留意提炼段落的主要内容,因为某些选项虽然正确无误,但如果与文章主题不符,也是不能选择的。我还购买了一本完形填空书,实际操作后,包括做真题时,我发现这部分难度并不高,所以没有投入大量时间去做。新题型相对容易,做一套真题就能体会到。对于作文,我在11月开始重点练习。机械地背诵模板对英语作文帮助不大,因为在考场上的实际应用可能会受限,反而影响发挥。我的策略是,在平时阅读理解时积累好词佳句,随着时间推移,积累越来越多,最后阶段再专门练习写作,将这些素材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GIS的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GIS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是一种集成地理位置信息和非空间数据的技术,用于分析、管理和展示地理信息。深入理解其核心理念,如空间数据模型、空间分析和GIS工作流程,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掌握空间数据处理技术是考试的重点。这包括矢量和栅格数据模型的理解及转换,以及地形分析、网络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你需熟悉如何使用GIS软件进行实际操作,例如ArcGIS或QGIS,因实践应用往往是理论知识的最好验证。
再者,对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灾害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要有深度认知。这不仅需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最新研究动态,还需结合实例进行案例分析,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编程技能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Python和GIS库如GDAL、OGR、Geopandas等的应用。掌握这些技能能你更高效地处理大规模空间数据,进行复杂的地理分析。
强化数学和统计基础对理解和运用GIS至关重要。比如,理解地理坐标系统、投影变换,以及统计分析方法如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这些都是GIS分析中的常见工具。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读-练-思”的模式。先系统阅读教材,凭做题和实验来巩固知识,反思和整理,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定期自我检测,凭模拟试题来检验学习效果,并及时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