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一开始是马原,到思修,到近代史,再到毛中特,到11月中后旬才听完,但这只是从框架上去把握的,然后还得把四本讲义看一遍。政治红宝书我也买了,但我一直没有翻过。由于政治的真题具有时效性,因此真题的意义并不大,等我把四本讲义看一遍,基本已经到了冲刺阶段,这时候,时政部分的讲义也来了,我一方面是通过看老师归纳的热点与评析,另一方面是通过做冲刺题。政治的冲刺阶段都是做的冲刺题,再根据冲刺题的考点把相应的讲义内容过一遍。肖四肖八蒋五我都买了,我好像是考政治的前一晚或者前两晚才开始背的肖四的大题,那天晚上我一直在背肖四的大题,背完就睡觉了,想想我也是醉了。
考研英语方面:
持续积累词汇是学习的基础。初期阶段应重点记忆单词,因为足够的词汇量是理解阅读的关键。同时,每日坚持阅读练习以保持语言的敏锐度。早晨可以在背单词之前进行晨读,可以选择阅读历年真题的文章。对于一般水平的学习者,单词至少需要复习5至6次,听说有人甚至重复了十多次,而基础较好的人也应该尽可能多地熟悉单词。6月至8月期间,重点关注阅读、翻译和词汇,其中词汇的学习不能间断,每天都需复习。翻译部分,每天处理两句即可,至于阅读,第一次做完后要再做一次,第二次主要是探究解题策略和正确答案的特点。建议准备一个错误集锦本,将做错的阅读题目记录下来,分析题型(如推断题、细节题或词义猜测题),然后详细分析每个选项为何正确或错误,并找到相应的文章句子,梳理思考过程。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解其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至关重要。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需牢牢把握的基础。要深入理解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核心观点,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实际问题。马克思的资本论也需有所了解,特别是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建议凭阅读原著和相关教材来深化理解,结合实例进行思考,使理论知识更为鲜活。
中西哲学史的学习则需广泛的阅读和深度的比较。中国哲学方面,从先秦百家到宋明理学,再到清代朴学,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尤其要关注孔子的仁爱之道、老子的无为治、朱熹的理气论等重要哲学流派。西方哲学史则涵盖了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中世纪的神学哲学、近代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以及现代的存在主义等。理解和对比中西哲学的不同视角和思维方式,拓宽思维边界。
学习这两门科目,我认为笔记整理是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将复杂的哲学理论简化为清晰的图表或关键词,帮助记忆。多做练习题,尤其是论述题,能锻炼逻辑推理和综合论述的能力。参与讨论小组或者找一位学术导师,他们的见解和指导会给带来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