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在考研中往往是最不被重视的一科,但如果因为政治卡线而无缘心仪的学校,未免太可惜了,所以对政治这种磨人的小妖精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而且老师们都说政治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科,如果你把知识点背好,短时间内提高成绩也是很快的。但我也不建议在政治上耗费太多时间,特别是这种书多需要你在专业方面更多去拓展的学校,还是要把重心放在专业课上。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大学期间,我的数学成绩相当出色,同时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我就着手复习数学。首先,我专注于阅读教材,没有去做课后习题,因为我觉得那些题目数量庞大,有些繁琐。我更倾向于深入理解教材中的每个定理和定义,并亲自推导一遍。在这一个半月中,我专心致志地复习数学,每读完一章书,就会配合完成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相应章节。因此,在暑假来临之前,我已经几乎完成了整本书的练习。
暑假期间,我挑战了《基础过关660题》和《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回到学校后,我尝试了几套历年试题,能够在短短的一小时多内完成,感觉自己的状态良好。于是,我对数学的复习有所放松,偶尔做一些真题的部分来保持手感。十月份的国庆假期之后,我开始了颇具挑战性的400题训练。遇到难题时,我会花费将近三个小时去攻克,虽然过程有些艰难,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而对于较为简单的题目,我通常花两个小时草草解答后就结束了。第一次做这些题时,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当无题可做的时候,我又重新做了一遍,这次我投入了更多的专注力。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备战考研阅读时,当然,之前提到的单词是前提,其次最重要的就是真题。在备考中,我给自己制定计划,刚开始对真题不熟悉,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一遍,包括对生词的查阅整理记忆、长难句的整理分析等。从第二遍开始,除了读文章做题还开始分析篇章结构,读文章并背诵里面的长难句。之后仍是反复过很多遍,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或许是明白某个词的用法,或许是明白出题人设计某题或某个段落的思路等。对于真题解析,市面上有很多,我陆续看过张剑的黄皮书,考研真相。总之,真题要反复做,反复研究。但也不是盲目的反复,要一遍有一遍的目标和收获。我一般是下午两点到四点左右用来研究真题,晚饭后的一个小时用来做两篇模拟,不论其他的时间怎么变化,这两块时间雷打不动。但是时间的分配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复习习惯,我只想强调真题的重要性。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专业基础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大模块。这四个部分既独立又相互关联,构建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框架。
数据结构是理解算法复杂性的关键,重点在于掌握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基本结构,并能灵活运用排序和查找算法。对这部分,理解并动手实现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是提升的关键,LeetCode或HackerRank等在线平台提供很好的实践机会。
计算机组成原理涉及CPU、内存、输入输出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二进制、十六进制转换,熟悉指令集,理解CPU执行程序的过程,以及存储层次结构是非常重要的。这部分需大量记忆,但结合实际硬件理解会更有效。
再者,操作系统主要研究的是资源管理和调度,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理解多道程序设计、虚拟内存、磁盘I/O等概念,并能解决并发控制、死锁等问题,是学习的重点。阅读操作系统原理解析书籍如《现代操作系统》会有很大帮助。
计算机网络要理解TCP/IP五层模型,特别是传输层的TCP/UDP协议,网络层的IP协议,以及应用层的各种协议如HTTP、FTP等。掌握网络的数据封装、路由选和拥塞控制等知识也很重要。使用Wireshark抓包分析,或者参与网络编程项目,都能加深对网络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