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暑期期间,我便启动了政治复习,详细研读了精讲精练资料,并大致浏览了往年的考试大纲,这可算是初步完成了两轮复习。等新大纲发布后,便可展开至关重要的第三轮复习,这次不仅要阅读,更要通过做题来巩固知识。建议每日至少投入两个小时来读书,虽然看似比前两轮时间延长,但实际专注于阅读的时间并不长,大部分时间是在做题,大约一个多小时。此时,你需要开始阅读新版的红宝书,同时结合历年真题或与之配套的习题,如肖秀荣的1000题也是不错的选择。在此插一句,尽管许多人推崇肖秀荣的1000题为经典之作,但我今年做了三遍,发现真正考试时选择题的差异并非微不足道,很多知识点都不尽相同,我在答题时感到许多题型从未见过。因此,我不建议过分依赖某一本教材,应尝试多做几本书,接触更多的题目类型。
考研英语方面:
我本人比较喜欢英语,当然英语也比较好,做数学题的空隙每天拿出两个小时做英语阅读简直是享受(可能很少有人有这种感觉吧)。我就是铁打的每天两小时英语,一直坚持到了初试的前一天(考之前还做了两篇练练手)。我记单词没用过什么恋恋有词之类的,就是从98年真题开始做,每做一篇把每一个不熟悉的单词记在一个本上,重点就是每天有时间就看这个本。我觉得这样才能抓住考研词汇的重点,做的多了就知道哪些是高频词汇,哪些是容易混的了。没事的时候拿出来做过的文章默读,当做故事来读,通过情景记单词也是一种强化。到底英语就是单词量必须足,不然阅读做起来你绝对有想哭的感觉。然后就是语感的培养,好多人问过什么叫语感,这个我也说不出来,自己悟,大概是一个长难句你让我说出来具体意思可能很难,但是看过后用语感带出你能知道个大概的意思,反正是很朦胧,但你看题目,就能通过你理解的大概意思选对,很管用。我训练语感就是通过不断地读,不断地读,不断地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慢慢地对于很多人来说长难句需要一点点的抠,我就只需要扫过一两遍就能搞定。你做题的时候不需要搞得特别明白,做对才是王道,分析的时候才需要好好搞明白,一天基本就是四十分钟做两篇阅读,然后用一个半小时有时候两个小时去整理生词,全文翻译(一句句的翻,这个懒绝对偷不得,你偷了懒,最后全得自己受)。我做英语几乎是从五月份就开始卡点做阅读,一篇绝对不能超过18分钟,事实证明对我来说是完全适用的。因为我觉得真题本来就不多,你如果每一篇花半个小时来做来研究真的是浪费了练手的机会,我每天英语只花两个小时,如果你觉得对你来说太少可以多一个小时,但建议不要超过四个点,因为还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数学。
考研专业课方面:
药学基础综合(一)通常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目。无机化学的重点在于理解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掌握酸碱理论和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化学则需深入理解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机制,尤其是各类有机合成反应。物理化学主要关注热力学和动力学两大部分,理解和应用各种定律是关键。
对药学基础综合(二),它可能更侧重于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生物化学中,蛋白质、核酸、酶、代谢途径等是核心内容,特别是糖、脂、氨基酸、核苷酸的代谢过程要烂熟于心。药理学则需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剂量效应关系、药动学和药效学等,特别是一些重要药物如抗生素、镇痛药、抗精神病药的药理特性。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远比“记忆”更重要。对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生理过程,尝试构建模型或者画出流程图,帮助理解。做大量的习题也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尤其是一些历年真题,它们能够反映出考试的难点和热点。
找到合适的学习伙伴也很重要。你们互相讨论难题,共享学习资源,甚至模拟考试环境进行练习。保持好的作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保证足够的复习时间,避免疲劳影响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