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岩土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考完政治后,感觉选择题的表现可能只是普通水平。不多赘述,重点分享一下我的复习资料。我遵循了肖秀荣老师的建议,使用了《精讲精练》配合《1000题》(做了两遍)、历年真题、《八套卷》和《四套卷》(因其权威性)。此外,我还阅读了石磊的《保命三十五分》,它对常见错误进行了简洁的归纳(不同老师对此看法各异,关键看个人喜好)。在备考后期,我用《风中劲草》来系统地记忆知识点。考前,我做了很多预测卷以保持做题手感,市场上的题目质量良莠不齐,无需过于在意正确与否,关键是要维持答题的感觉。对于大题部分,主要依赖真题、肖八和肖四,通过查看答案、总结并背诵。政治学习不用过早开始,多读多记是王道,因为有时候直觉也很重要,而且时事政治至关重要,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
考研数学方面:
我的基础知识还算稳固,起步阶段侧重课本学习,然后深入到数学分册,大概重复研读两遍,以确保所有概念都彻底理解。在10月之前,我已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知识点回顾。进入10月后,我会着手做800题,如果这部分内容能够掌握好,那么面临的挑战就不会太大。你可以尝试看看往年的真题,其实难度并不算高。做800题时,我每天稳定完成大约30道,偶尔兴致高昂会再多做一些。第一次过题,我习惯用铅笔在题目边上只记答案,遇到疑问或不确定的题目就在编号下划线,错误的题目则标上圆圈,这个阶段的重点是提升准确率。第二次,我会在草稿纸上仔细写出那些被标记的题目全过程(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建议除了一些基本题外都这样做)。
考研英语方面:
在英语复习中,“真题”至关重要。我备考时,仅使用了张剑的预测题集一次,其余时间都专注于真题的练习。你需要不断地操练真题,以便掌握其命题模式。或许有人担心,真题有限,多次练习后会记住答案。但实则不然,初次做题很难记住所有正确选项,再次甚至多次尝试,你仍可能犯同样的错误,之前的误选项可能再次困扰你。建议购买《考研真相》这本书,它汇总了过去十年的真题,并且每套都有详尽的解析,如陌生词汇、正确率、句子结构剖析以及例句等,内容十分全面。对于作文,我每天早晨会背诵王江涛老师的一篇范文,然后在当晚临睡前默写,通过这种方式每日积累一些高阶词汇、短语和句式。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土力学是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等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土壤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能以及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在备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土壤的基本性质如密度、含水量、孔隙比等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土壤的分类及其特性,如粘性土、砂土、砾石土的差异,也是需深入理解的内容。
土力学的核心理论包括土的应力应变曲线、有效应力原理、剪切强度理论等。尤其是Mohr-Coulomb破坏准则,它是分析土体稳定性的重要工具,一定要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土的压缩性和渗透性的概念及计算也常出现在试题中,需扎实地掌握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
再者,对土力学的应用部分,比如地基处理、边坡稳定分析、土压力计算等内容,不仅要求理解基本原理,还需凭做题和案例分析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这部分往往结合实际工程问题,对考生的理解深度和宽度都有较高要求。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实践”是最有效的。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凭做习题和模拟试卷来巩固知识,理解并应用理论。寻找一些真实的工程案例进行分析,这样既能深化理论理解,也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议大家定期复习,避免遗忘。建立自有的知识框架,将知识点串连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或同学教,切勿遗留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