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车辆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11月底肖八(肖秀荣八套卷)就出来了,肖秀荣的题目是中规中矩,经过1000题的训练,我选择题分数在38分左右,因为我还没看时政题目,时政也只要用肖秀荣的一本时政小册子就行了,把小册子上面的时政题做熟,足以。我搞完时政,选择题就在42分左右了,如果政治想冲刺80的话,肖八的大题也要挑重点背一背。12月,肖四出来,大题都尽量背下来。徐涛的小黄书在十一月底出,拿到书赶紧背,小黄书的答案比肖秀荣的答案要好,一样的逻辑清晰,背起来非常流畅,如果不放心不买肖四,我建议两个都买,对比着背,我就是这样的。其他的模拟题我都没做,没有时间了,我已经把政治里最精华的两大家资料用过,其他时间就留给了专业课。
考研数学方面:
《复习全书》第1轮,一般50来天,每天6h-8h差不多,自己看看每天大概能看多少页,然后用总页数除以每天看的,加上可能要休息的天数就能估计自己看1遍的复习全书的时间了,我是50来天。看每个章节前,先看大纲,知道了解、理解、掌握、会用的含义,知道哪些知识点是重点;然后再把笔记看1遍;最后再看数学复习全书的相应章节。全书里每一章的每道例题,每道课后习题都要自己用脑子想,用笔算,问自己每道题考的是什么知识点,弄懂每一道题,除非有些题目对你来说太简单了。第二遍买了张宇的真题,因为是把近三十年的真题按照知识点归类编的,个人觉得对知识的归纳梳理很有帮助,依旧是错题不熟的知识点记到笔记中
考研英语方面:
我重新安排了英语学习计划,考虑到逐日研习一套真题的速度偏缓,我选择在一整个下午限时完成整套试题,通常控制在85至88分钟内。然后,我只核对答案而不查看解析,接着我会重读原文,并记下每篇文章的新词汇到我的小型单词笔记本中,同时进行逐句口头翻译。这样的流程大约耗时四小时。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阅读英文文章的经历,假如内容是我们熟悉且适应的领域,即便遇到较长或复杂的句子,阅读起来依然流畅,速度自然得以保障。对于时间充裕的人来说,最好尽早养成每天花费10到15分钟阅读英语文章的习惯,尤其是那些具有专业倾向的文章,这样能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对语言的敏锐度。坚持一两个月后,这将极大地提升你的语感和推测理解能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作为理工科学子的基础课程,它的重要性不言喻。这门学科主要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规律,涵盖了静力学、动力学以及振动与波动等方面的内容。备考理论力学时,首先要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定律,如牛顿三定律、动量定理、能量守恒等,这些都是分析问题的基础。
深入理解力的分解与合成、约束条件下的力系简化,这是静力学部分的重点。你需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复杂问题,例如凭受力分析来求解物体平衡问题。动力学部分的质点运动学、刚体运动学也是难点,尤其是对角速度、角加速度的理解,以及利用动能定理、功和功率的概念解决问题。
对振动与波动部分,理解和应用简谐振动的特征,如频率、周期、振幅等,以及波的传播特性,如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部分需较强的数学基础,特别是微积分的应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多做题,因理论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凭大量的习题训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题技巧。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这对记忆和理解都非常有帮助。对难以理解的部分,不要害怕寻求他人的帮助,找老师教,也和同学讨论,集思广益往往能带来新的启示。
在复习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同样重要。理论力学虽然抽象,但只要你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一定能够掌握。每一个难题的解决都是你向成功迈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