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建议如下:在9月至10月间,结合大纲逐步完成1000题,首次尝试时不直接在题册上标记答案,以便之后能多次重复练习。进入11月,当八套卷和形势与政策发布时,立即开始解答八套卷,并利用闲暇时间深入学习形势与政策。此阶段应持续精进1000题,直至对每个问题都能一眼认出正确选项。到了12月,四套卷一到手,首要任务就是全力背诵。同时,可适量使用蔣五和徐涛的小黄书辅助学习,增加自信。不过,四套卷始终是重中之重。
考研数学方面:
对我这个数学新手来说,李永乐的6+2已经让我感到压力山大,而尝试张宇的八卷和四卷更是令我手忙脚乱。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料是关键。到了十二月,我会在淘宝购买合工大超越五套卷和共创五套卷,并自行复制。这些题目虽然难度不小,但质量很高,我强烈建议深入练习。考研冲刺阶段,我通常会在每天早上投入三个小时,模拟真实考试时间来狂刷题目,同时找时间仔细整理错题。千万不能逃避做题,否则遇到像2016年或2018年的数学难题,恐怕只能自食其果。不过,也许接下来的题目会稍微容易一些。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应当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第二部分是题目。文章部分的研究应当以细致为主。怎么做到细致呢?首先要通篇将本文阅读后,你要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作者写作本文的思路、文章整体的行文结构。其次就是从细枝末节开始,每个段落中,每一个不会的单词必须通过查字典搞清楚它的意思,做到每个单词都要认识;每一个不会的词组也要通过查字典清楚他的意思,做到每一个词组都要认识;每一个句子的成分、结构(各种句式的镶嵌式比较复杂的)要搞清楚,这个是解决长难句的关键,做到每一个句子都要认识。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真题的每篇文章都可以做到单词、词组、句子全方位研究相当的透彻,当然题目中的生词也是不能放过的。通过这种地毯式的全面覆盖才能掌握好基础的英语知识,例如单词、词组、长难句才可以解决问题。另一个部分是题目,我认为题目的研究应当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作者写作本文的思路、文章整体的行文结构综合来看。真题是出题老师一年的辛苦工作的结果,所以老师出题是非常小心和谨慎的。如果通过研究十年真题来弄清楚老师的出题思路,相对来讲会对自己做真题有很大的帮助。我对于真题的题目,其一是先看出题的位置,考研出题是有特点的,问题的顺序和段落的顺序相同。我想一定要通览一遍文章之后再看问题,看完文章后,要用短暂的时间思考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还有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目的,然后接着看题目,迅速判断出题位置,然后看这个问题相对应的关联句子处于什么位置,在所在段里出于什么位置,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什么关系。其二是结合每个选项,看一下选项是否是和定位的那句之间是否存在相似的意思,在这里要注意一点,如果选项和句子基本相同,而不是间接地和文中句子有相同的意思,那么这选项肯定是错误的,再就是我想说的是题目答案没有三个连续同样的选项,还有就是阅读的第一个题目基本上不选A。其三,我想做真题时肯定会有错误的题目,为什么要在做完两遍之后,再仔细看呢?我认为做完第一遍,先把错误的标记出来,在做完第二遍后,再把错的标记一下(这两次做都是用铅笔,错误的要用红笔打上勾,错几次打上几次勾),这样两遍之后你就对于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结合题目研究时候,方向感会更明确。针对于每一个题目,你做对的,你要清楚它为什么对,错又是为什么错,这只是第一步,还有就是要搞清楚那些题目错的原因是什么,无中生有、偷梁换柱、随意添加或者删减信息等等。我认为通过这三个步骤可以把真题出题方面的问题解决掉。阅读是英语的主要项目,阅读搞不好,考研英语基本上就没什么希望了,但是研究真题的方法要正确,这样才可以取得研究真题的最佳效果,最终培养出对于真题的感觉。研究真题参考资料要看,不过我想还是要依靠自己的摸索,形成自己的对于真题的题感。参考书推荐张剑的黄皮书。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控制工程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设计方法。在复习初期,我对系统稳定性、可控性与可观测性的理解感到困扰,但凭反复阅读教材和做相关习题,逐渐找到了把握这些概念的关键。理解比记忆更重要,尤其是对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和数学模型是关键。
掌握状态空间法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分析和设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主要工具,包括状态方程的建立、能控性和能观性分析、线性反馈控制等。这部分内容需一定的矩阵论基础,建议提前复习相关的线性代数知识。动手解题也是深化理解的有效方式,多做一些经典的控制工程题目,会你在考试中更加得心应手。
再者,PID控制器的设计是控制工程的基础,也是考试的重点。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参数整定的方法,如Ziegler-Nichols法则,是必备技能。现代控制理论的部分,如Kalman滤波、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等,虽然难度较大,但时间允许,深入学习会对你有极大的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烈推荐使用MATLAB进行仿真练习。凭编程实现控制算法,直观地看到系统动态响应,这对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非常有益。MATLAB的控制工具箱也有许多预设的例程,帮助你快速理解和解决问题。
一定要关注课程的历年真题。凭对真题的研究,你了解学校的出题风格和考试的重点,这将为复习提供明确的方向。定期自我测试,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有助于提高你在考场上的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