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最晚9月份,最早7月中。这门课最大的优点就是超级高的性价比,比如我用3个月考了71,英语学了10个月考了67。这门课的方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要强调的是,政治越往后学越简单,第一本书最难,哲学也是难中之难,哲学重在理解。然后后面的毛中特简单了一些,后面的史纲也更加简单了,思修2天就完事了。所以大家不要怕,别以为哲学难,后面更难了,这科可不像数学那样的循序渐进。下面我说我的方法吧。
考研英语方面:
许多考研的学生都致力于背诵英语单词,同时常感叹尽管投入大量精力,记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观点。毫无疑问,词汇是英语复习的基础。在备考初期,确实有必要通过单词书籍来反复熟悉单词。这背后的原因是,我们的英语词汇积累已相当有限,毕竟大学期间很少有人能保持高中时的学习强度。因此,扩充词汇库是当务之急。即使经过两三轮背诵后可能觉得收效甚微,但实际上,我们肯定还是记住了一些单词的。这时,我建议通过阅读来巩固记忆。这样既能拓宽阅读面,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又能在实践中不断接触到考研中常见的高频词汇。(不是词书中每个单词都会出现,但有些确是考点中的常客。)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研究方法等多个领域。这要求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还要有深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复习初期,我建议大家先通读教材,构建起基本的知识框架。对每一个领域的核心概念、理论和重要人物都要有清晰的认知。
在教育学原理部分,理解并能运用各种教育理论至关重要。比如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我会凭做笔记和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深化理解和记忆。多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有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
对中外教育史,关键是把握历史脉络和主要教育事件的影响。我倾向于用时间线的方式进行整理,这样既能明确各时期的特点,也能看到教育发展的连续性和变迁性。
教育心理学则需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策略。这里,我会尝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例如分析某个教学问题,思考如何按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教育研究方法是应用性强的一部分。掌握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了解实验设计、问卷调查、访谈法等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能够帮助独立开展教育研究。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调的是“理解”非死记硬背。尽量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样在答题时有条不紊,深入浅出。定期自我检测,如模拟试题练习,帮助检查学习效果,发现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