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为理科生,所以一开始准备政治的时候也还是比较头痛的,大概在8月底正式开始准备。第一轮是看《肖秀荣考研政治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这本书,每看一个章节会刷一个章节的配套1000题,结合答案在《精讲精练》这本书上做出标记,以表示重点,方便复习时再看。第一轮大概在9月底结束。第一遍看时看得比较粗略,主要掌握大致框架,梳理一下脉络。接下来是做题方法:知识点精讲精练以单元复习,看完书立马做1000题,我是坚持做两遍的原则,所以两遍都没把答案全写在书上,而是找的白纸写的,做完两遍差不多知识点都掌握了,接下来的时间对我来说时政出来了也,就看时政刷题,之后是八套题,一套挨着一套过,重在选择题,大题看思路就好。肖四的话自己先做,然后统统背过。尽管近年来考研反压题的形势很严峻,可是真的多谢老师的系列丛书了,至少让你在考场上面对试题从容淡定。
考研数学方面:
我认为数学的基础知识极其关键,因此一开始就专心研读高数教材,一字一句地通读,确保理解每个例题的解析,以此构建起全面的数学思维框架,明白数学的本质。完成课本学习后,我会跟随老师的课程进度,同时使用李永乐的辅导书籍作为辅助,看书与做同步练习并行,按部就班地推进。一旦读完整本书,我就进入刷题阶段,各种真题都不放过。在最后一个月,我全力以赴地做模拟试卷,市面上能找到的张宇、李永乐等名师的试卷我都做了大约60套。有人习惯整理错误题目,但我认为这并不必要,我只是简单地标记错题,稍后再回顾。此外,我认为在复习过程中,解决所有疑惑至关重要,如果在解题中遇到不熟悉的部分,一定要回查教材。
考研英语方面:
楼主的英语复习起来也比较费劲儿。英语的话,我建议底子好的同学可以看看单词就上真题,底子跟我一样的就先看看长难句。单词书可以用红宝书,恋恋有词都行。一天两个单元,背单词一定要每天都要坚持,而且要温故知新,一开始很痛苦,到了后期就会好多啦。再说真题,我是六月份开始做真题的(插一句,真题是最好的资料,甭做什么模拟题,都扯淡),真题的话,可以用张剑黄皮书,也可以用何凯文的,一开始做真题只做阅读,从97年开始,每天下午两篇阅读,认真看完解析,把生词标注。真题的阅读部分我一共做了四遍,第一遍很痛苦,第二遍你要用一本全新的真题,再做一遍,这次还要认真看解析,分析长难句,分析每一个选项,错在哪儿为啥错,一定要仔仔细细还原到原文。第三遍,做完题,拿出一张白纸,全文翻译,不要翻解析。完事儿之后再跟解析对比。第三遍做阅读的时候就可以带上别的题型一起刷了。第四遍,这时候你要做到以下几点:没有一个单词我不认识,没有一句话我分析不出来结构,没有一个选项我说不出所以然来!要是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就能上考场了。临考之前几天拿出没做过的去年和前年的真题,掐时间做,模拟考试。混个手熟。至于英语作文,我是从十一月份就开始背的,用的王江涛,可是特么背了忘忘了背到最后也才背了二十篇…不过也够用…考场上英语时间很充足,稳住,背下的就往上写!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半导体物理是理解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它包括了能带理论、载流子的性质、扩散和漂移运动等内容。对这部分,需深入理解并掌握PN结的形成原理,以及晶体管的工作机制。这些概念看似抽象,但凭大量的实例分析和模拟实验,逐渐建立起直观的理解。
器件部分则更注重实际应用,如MOSFET、BJT等基本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及特性。这里,不仅要每个器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模式,还要理解其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影响。我个人觉得,画出电路图,模拟器件工作过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记忆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死记硬背,是理解和应用。例如,对复杂的半导体模型,先从简单的模型入手,逐步增加复杂性,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避免一开始就感到困惑。做题是检验理解程度的最佳途径,凭大量练习,巩固知识,发现自有的薄弱点,并及时进行弥补。
参考书和网络资源也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半导体物理学》(江兴隆版)和《半导体器件基础》(陈星弼版)是我主要的教材,它们详细且深入,适合系统学习。网上的一些教学视频和论坛,如Coursera、B站等,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解题思路,帮助拓宽视野。
我想强调的是,团队学习和讨论至关重要。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互相讲解,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激发思考,深化理解。每个人都有自有的强项和弱点,凭共享知识,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