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大约在10月份启动了政治复习,如果自认为底子薄弱的理科生,可以从9月份着手。过早开始并不划算,很多内容可以通过短期记忆掌握。10月间,我以任汝芬的序列一作为教材,尽管许多人推崇红宝书的大纲,因为它包含最全面且最具权威性的知识,但我个人难以接受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所以我选择了序列一,我认为它是大纲的精华版,涵盖了关键知识点,虽然不全面,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对于不愿花费过多精力的人,我推荐序列一;而想要取得高分的同学,还是应该踏实地研读红宝书。
肖秀荣的1000题是绝对的经典,一定要做!我自己大约完成了三遍,初次可能进度较慢,但标记错误能帮助你在下次集中攻克弱点,这通常在11月进行。同时,可以阅读《风中劲草》,这本书就像是序列一的浓缩版,对后期巩固知识非常有用,同样是不容错过的一本经典。到了12月,你会感到时间紧迫,四门科目同时待处理,政治的学习时间需要增加。此时,除了重温1000题加深理解,还需要借助神器来准备主观题,那就是肖秀荣的最后4套题,这是必备的选择。虽然有些人质疑其预测准确性,但对我来说,背诵这4套题足以应对大题。即使不完全押中原题,其中涵盖的知识点在考试中都会派上用场。由于我在高中阶段学习文科,所以政治投入的时间最少,但成绩尚可。
考研英语方面:
最后关于英语,想谈谈我亲身经历的教训,今年英语的高分比比皆是。因为长时间没有做过一整套的题,对于时间安排很欠妥当,答题时先是写大作文,打了草稿,然后在答题纸上抄写,这样用掉了70分钟,接下来十分钟做了完型,然后阅读答得很是匆忙,最后一个半蒙半答,之后阅读C和翻译更是手忙脚乱,交完卷子心情真是沮丧至极,甚至不想参加第二天的专业课考试了。最后得到七十分就答题的情况来讲也算是差强人意了,只能感谢命运和运气了。所以,我建议在考前几天绝对有必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做一整套题,不用对答案不用计算自己能得多少分,你要做的只是弄清楚自己在每个模块上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在一定的时间内怎样提高答题质量,作文不需要打草稿,但是重要的句子和逻辑结构以及一些比较难写的单词,建议简单列一个提纲,然后直接写在答题纸上,书写要规范整洁。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数学一,它是理工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科目,涵盖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内容。高数是基础,主要复习积分、微分方程、级数等部分,尤其是定积分的应用和多元函数的微积分。线性代数则要理解矩阵运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等内容,这部分理论性强,需深入理解概念。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则注重理解随机变量、分布、期望和方差等基本概念,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一,关键在于做题,凭大量的习题训练来巩固和深化理解。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核心课程,它主要研究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以及系统的分析。首先要掌握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性质,如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是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包括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这些都是解题的关键工具。理解并掌握Z变换和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是考试的重点。在学习过程中,建议多画图,利用图形直观理解复杂的信号和系统关系,动手实现一些简单的信号处理算法也能帮助加深理解。
在复习这两门课的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对知识的热情和耐心,不断思考和实践。对数学一,不仅要会做题,更要理解背后的数学思想;对信号与系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工程思维。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很重要,这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