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城乡规划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正式复习从八月底政治考纲正式出版以后开始。政治想得高分,关键还是在于选择题。政治资料:《考研政治大纲解析》(俗称“红宝书”)、肖秀荣系列(《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8套卷》和《4套卷》)、风中劲草,最后是其他名师考前冲刺卷;第一阶段:9-10月,刷选择题。肖秀荣《精讲精练》和《1000题》配合使用,刷1-2遍选择题,看一章刷一章,尤其重视积累错题。在这里给大家提个建议,《1000题》做题之前可以复印1-2本,可供后期重复刷题使用;第二阶段:11月,再刷一次《1000题》和做一做《讲真题》的选择题,看看往年真题的选择题风格是怎么样的,同时结合使用“红宝书”和风中劲草,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第三阶段:12月-考前,重点看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而政治大题,大家要把8套卷和4套卷的大题答案都基本上能背下来——原因很简单,一是完全有可能考到原题,二是背下来后即便不考原题,类似提问你都能根据背过的内容,近似地组织答案了。选择题和大题都搞定了,考研政治胜利就不远了。选择题就是比较细小的知识点,考察基础知识。每年虽然有大纲,但是没有重点、背的效率很低。建议看蒋中挺的复习全书,所有科目都在里面,有细小的重点。暑假可以先过一遍,九月份开学之后认真再看一遍。后期就可以把重点放在大题,时常翻翻选择题知识点就好~买几套卷子,考前练练测测问题不大。
考研英语方面:
快速地刷词汇,频繁地重复,即使偶尔忘记也是常态。别在单词学习上偷工减料,多阅读英文文章,比如新闻,那很有帮助。两次过目单词后,就可以着手练习真题了。通常我会每日解决两道题目,注意答题速度,改正错误,查阅翻译,对照原文,并消除陌生词汇。持之以恒,就不会感到太吃力。至于写作,购买一本作文书,背诵、翻译并尝试默写。我还亲自写了过去十年真题的所有作文。自我评估,我的英语基础并不牢固,但猜测的准确率相对较高,然而这在复试的笔试中成了劣势,因此务必要认真背单词,研读文章,提升语感。世间之事皆有因果,逃避不了应尽的努力。此外,掌握时间管理也很关键,平时做真题时就要训练,我习惯先完成作文,然后从头开始,三个小时的时间需要合理规划,控制好每个题目所需的速度。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城乡规划原理是理论基础,它涵盖了城市发展的历史、理论、政策等多个层面。理解这部分内容的关键在于深入阅读教材,不仅要概念,更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比如,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是如何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的,不同规划理念如何影响城市形态等。关注最新的规划政策和实践案例,这能帮助你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结合,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城市建设史的学习需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要把握住城市演变的主线,理解各个时期的城市特色和建设成就。记忆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他们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个人建议用时间轴的方式来整理知识点,这样既能清晰地看到历史脉络,也有利于记忆。
规划设计快题是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考察。这需大量的实践练习,找一些经典案例进行解析,模仿设计,尝试自己独立完成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基本的设计原则,如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环境景观等,并学会运用规划原理去解决具体问题。快题设计也需好的绘图技巧,所以平时要多练习手绘,提高效率和表现力。
每个科目都有其独特性,但也相互关联。城乡规划原理提供了理论框架,城市建设史提供了历史借鉴,规划设计快题则是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在学习中,我常常把三者结合起来,凭比较、分析和实践,深化理解,增强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