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企业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1)选择一本七八月间上市的政治基础知识书籍,市面上有许多版本,我个人挑选的是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当然也有徐涛等其他作者的作品。这些书的核心内容相似,挑选时可依据个人偏好。我当时认为需要配合《一千题》来购买相关知识点的书籍,以为这样查找资料会更方便,后来发现不同版本的内容大致相同。我主要用的就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在9月以前,你需要通读整个政治知识体系。初期我对政治的学习态度较为轻松,可能是由于我在调整学习状态的过程中,无论是英语还是政治,我都未给自身太大压力,对知识点的记忆也持顺其自然的态度。然而,基础薄弱的同学一旦进入学习状态,应当注重巩固基础。
(2)《一千题》我完成了两次半的练习,首次是与知识点同步进行的,那时刚学完知识点,记忆犹新,所以错误较少。第一轮结束后,到了9月,我开始快速完成第二轮。当我进行到第三轮的中途,八套卷发布,随后我就开始做八套卷,接着四套卷出来,又转战四套卷...对于政治学习,不需要过于严格规划时间。我在校内复习,看到同学们开始做八套卷,我也跟随步伐,但如果你不在学校学习,记得主动关注八套卷和四套卷的发布时间。
(3)如果时间允许,八套卷的大题务必熟记于心。我做八套卷的速度较慢,只背诵了一半的大题,此时四套卷出版,我就专注于四套卷。四套卷的选择题需明确对应的知识点,大题必须彻底背诵。请相信肖秀荣的权威预测力。如果时间和精力充沛,尽可能多地背诵八套卷的内容。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方面:一天一套真题、一天一套模拟题。还是以近几年的真题为主,模拟题的话当时买了张宇的八套卷练手,刷了几套就放一边了,模拟题太难了,没必要练得太多,有这个时间的话就多看看和背背自己笔记。冲刺:必做张宇8套卷,4套卷。我做8套卷的时候,题量太大,总是做不完,时间不够了可以只做选择填空题,大题看看,掌握以下命题的趋势就行。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部分不容轻视。面对复杂冗长的句子,你可以先浏览一本专门讲解长难句的书籍,以此来识别自己在哪个方面最需要改进。紧接着,你需要启动真题练习模式,当你发现错误主要集中于理解这些复杂句子时,就要借助答案解析,识别句子结构,再回过头来深入研读书籍,通过不断的实践来逐步掌握。建立一个错题集对长难句同样有效,按句型分类记录,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回顾,你的进步会显著加快。对于整个阅读理解来说,没有什么捷径,唯有通过大量的做题、核对答案并深思熟虑。初期阶段推荐使用张剑的教材,因其详尽解析;当复习到第三轮或更多时,可尝试丁晓钟的书,其答案精炼且观点新颖。九月和十月间,你应该开始限时答题,以培养考场上的应试感觉,持续地进行自我剖析。最后一步就是写作了。起初无需过于关注,大约在考试前一个月开始准备就足够。我当时的习惯是早晨分别背诵大小作文的模板,晚上则实战真题,查阅各种参考资料,挑选出色词汇、精彩的框架和思维方式,将它们融入自己的模板中,最后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终极模板,并在后续的模拟考试中运用。记住,这一步也要严格控制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涉及到很多核心概念,如SWOT分析、PEST模型、4P营销理论等。这些理论工具是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需深入理解其内涵,并能灵活运用到案例中。
重视案例分析。工商管理的学习并非纯理论的堆砌,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凭分析各类企业的实际案例,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的应用,也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会定期阅读哈佛商业评论和其他管理类期刊,从中选取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再者,持续关注经济动态。作为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需对全球经济环境有敏锐的洞察力。我每天都会浏览财经新闻,了解最新的政策变化、市场趋势以及企业的战略调整,这对我理解和应用工商管理理论大有裨益。
积极参与讨论和团队项目。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与同学一起探讨问题、共同完成项目极大地提升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这种互动不仅深化我对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我的沟通和协作技能。
对复习策略,我认为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至关重要。我会定期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并利用模拟试题进行自我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弥补知识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