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七十多分在考研政治考试中只能算是中等水平,并非出色成绩,因此我并没有特别值得分享的经验。但我可以简要提一下,50分的选择题部分至关重要,特别是多项选择题,初开始可能会频繁出错,但这无需过于担忧,因为积累知识需要时间,随着时间推移,你自然能逐渐掌握答题技巧。同时,肖秀荣的模拟试题是必须要做的,也建议尝试其他教师的模拟卷。若想取得优异成绩,扎实的基础加上大量的时间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策略上,我个人认为将知识点融入历史背景和整体框架中记忆,比孤立地记住零散点更有效。
考研数学方面:
最初,我选择的是李正元的全套高数复习资料(那本封面呈粉红色的)。这本书内容丰富且全面,尽管许多人倾向于使用李永乐的版本。按照教学大纲,我仔细研读了教材并分析了历年试题的样式,很快就掌握了考试可能出现的题目类型、难度和关键考点。这个过程也帮助我提升了自我学习的纪律性和训练了我的专注力。后来购买了李永乐的真题集及其详解,我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每一组练习,并深入理解每一个解答。遇到困惑时,我会向教师求助,他们非常尽职,无论我提出什么问题,都会详尽地为我解答。
考研英语方面:
每日单纯地埋头苦记单词并不高效,既耗时效果也不理想。我认为更有效的方法是多做阅读,勤于归纳,边读边记,通过反复加深印象。在做笔记的过程中,按照历年试题的顺序整理,利用不同色彩的标记笔突出重要词汇和短语,我曾经连续研习了两遍真题。对于作文部分,务必给予足够重视,因为这是试卷中相对容易拿分的部分。建议提前一个月开始训练,力求在考试时能流畅作答,避免时间的浪费。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划你的学习计划是个好主意,无论是英语还是其他科目如专业课、政治都适用。可以制作图表,按日追踪复习进度。我个人的习惯是在完成复习后才开始新的学习内容,这样有助于巩固记忆,即使到了考试前夕,早期学过的知识也不会轻易忘记。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块,这两部分都需扎实的基础知识。对微观经济学,理解供求理论是基础,掌握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理论以及市场结构分析(如完全竞争、垄断等)至关重要。尤其要深入理解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对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是核心内容,需熟练掌握并能解释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案例分析能力也是考察的重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实际,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定期阅读经济新闻,尝试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现实中的经济现象。比如,如何用供需理论解释市场价格变动,或者用宏观经济政策来解读政府的经济决策等。
再者,公式记忆与应用是另一个挑战。例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消费函数、投资函数、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等,这些公式需熟记并在做题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应用。我个人的习惯是在理解公式的含义后,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巩固记忆。
考试的论述题部分往往要求对经济概念有深度理解和独特见解。这就需广泛阅读,不仅限于教科书,还包括学术论文、经济学家的观点等,培养自有的批判性思维。定期进行模拟写作,锻炼表达清晰、逻辑严谨的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定期自我测试和复习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每周或每章结束后,做一些习题或小测验,检查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内容。找到一个学习小组或者伙伴,互相讨论问题,也能促进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