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知识点每年都在变化,所以一般等考试大纲解析(俗称红宝书)出版之后再开始复习即可。之后,开始断断续续地复习,教育部出的红宝书和肖秀荣的1000题都只简单刷了一遍,风中劲草也没背完,最后帮了大忙的是之前老师讲过的东西,听课的印象确实比看书要深刻,考试的时候让我的大题答起来还算行云流水。另外,肖四刚出时我就买了,不过一直没有做过,直到考政治的前一晚,我在旅馆把肖四大题简单背了一下,大家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地准备政治。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可能会有些挑战性,所以我鼓励你们提前准备,现在就开始翻书复习。三月起步其实并不算太早。要稳扎稳打地建立基础,不断重温笔记和讲义,确保深入理解,避免浅尝辄止。我见过很多同学,他们从清晨六点学到深夜十二点,然而最终并未达到期望的成绩,问题就在于他们未能真正领悟知识点。因此,我要提醒你们,学习效率至关重要,要发掘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别盲目跟风,毕竟成功者总是少数,真理往往被少数人所掌握。
参加辅导班并非时间的消耗,因为它们通常讲解得更为详尽,记些笔记也大有裨益,之后可以在宿舍里整理并反复利用,以求彻底掌握。我有个提议:争取在新学期开始前就能消化课本知识,九月份时转向做真题,并且亲自归纳错误题目(个人笔记是必不可少的!)。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小作文10+大作文15,这个我要说一下!!好好说一下!小作文看一看张剑的,总结思路,就是每段要说啥,切忌死套模板,反正我是一个整片的模板没背,但是可以自己总结一些高大上的句式跟词汇,这样就够了~然后大作文,也是大同小异吧,格式化还是很明显的,自己总结一个思路,对应不同的图标,大功告成~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二”主要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扩散、固态反应、金属塑性变形与再结晶、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构成了材料科学的基础框架,理解和掌握它们对后续的专业研究至关重要。
在晶体结构部分,理解晶格参数、布拉伐格子、空间群等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建议凭绘制晶格模型来加深理解,利用晶体对称性的知识去分析不同晶体结构的特性。对相图,不仅要典型相图,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热力学原理,学会如何从相图中读取信息并预测材料的行为。
扩散部分,理解扩散机制,如Fick定律,以及影响扩散的因素如温度、浓度梯度等,是核心。凭解决实际问题来练习应用这些理论。至于固态反应,要关注反应速率、动力学模型和扩散控制等因素。对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再结晶,理解位错理论是关键,再结晶过程中的晶粒细化和织构形成也是常考点。
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的部分,需了解其独特的性质和制备工艺,比如陶瓷的高温烧结过程,高分子的链结构和加工性能。这部分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尝试阅读相关文献,增加实践经验。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一是精读书本,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是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和梳理知识体系;三是大量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熟悉题型和解题思路;四是积极参与讨论,与同学交流能碰撞出新的思考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