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书:肖秀荣1000题(做3遍)、肖秀荣的八套卷4肖秀荣的四套卷(每年12月份才能在淘宝上买的到)、蒋中挺最后五套卷、历年真题。先看精讲精练对应做1000题,一定要做3遍以上,错题看5遍才可以;之后做历年真题;之后做肖秀荣八套卷;之后做蒋中挺的卷子;最后12月份买上肖秀荣四套卷以上说的都是选择题,只需要做选择题接下来说大题,把肖秀荣出的八套卷和四套卷的大题都背下来,每套5个大题,一共60道 大题就没问题了.
考研数学方面:
阶段一:对于数学,我认为最理想的情况是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时,全面地阅读教材并完成所有习题,同时也要把李永乐的全书通读一遍。你可以选择全书或者36讲,我个人使用的是全书,建议线性代数部分参考李永乐的讲解。
阶段二:暑假期间,你应该再复习一次全书,并完成660题或1000题的练习。
阶段三:新学期开始,最晚到十月份,你需要启动真题训练,如张宇的真题大全解以及他的模拟试题,包括张宇的八套卷、四套卷、最后一套卷和超越五套卷等。主要焦点应放在真题上,如果时间紧迫,模拟卷可以适当舍弃。真题应在早上8:30至11:30之间按考试时间进行模拟。
阶段四:十二月时,腾出时间来回顾笔记和错题。你会发现如果等到最后几天才看笔记,内容太多无法消化,因此十二月应专注于浏览笔记,标记出自己掌握不牢固的部分,考试前夕只需复习这些标记内容。 数学学习需要持续不断,每个阶段的任务都应及时完成,否则会发现一旦落后,就会步步落后。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一开始就专注于词汇记忆,反复研读了大学英语5500词库好几轮。接着,我就一头扎进了真题的海洋。我认为无需去做模拟题,因为它们的实际效用不大。自1997年起,我每天都坚持做一篇真题阅读,每次核对答案都让我感到无比煎熬!原本我以为阅读理解是最难的部分,但后来我发现完形填空和写作更为棘手。有时,我甚至一下午只能完成一篇文章。我喜欢做详细的笔记,尤其是那些复杂的长难句,我会摘录在笔记本上。因此,直到接近暑假时我才勉勉强强完成了2004年的阅读部分。暑假过后,我没有再背单词,后来由于时间紧迫,9月份我全力以赴地复习专业课程,到了10月,我又得开始兼顾政治学习。这最终使我没能完整地做完所有真题,连最近几年的都没来得及碰。最后两个月,我几乎只背诵了一些作文模板,几乎没有再看英语。时间管理真的太关键了,我就是因为这个吃了大亏。最后,我的英语成绩并不理想。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综合”是一门涵盖了管理学基础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科目。它主要包括了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等内容。理解并掌握这些内容需具备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对管理学原理,你需深入理解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它们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了解并掌握各种管理理论,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等,这些都是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则更偏重于人性的理解和团队动态。你需理解个体的行为模式,如何影响群体决策,以及领导者如何凭激励和沟通来影响员工的行为。这部分的内容需结合实例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以加深理解。
运营管理主要关注企业的生产和运作过程,涉及到生产计划、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这部分内容较为实证,理解并能运用相关的模型和工具是非常关键的。
战略管理是更高层次的视角,需你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制定并实施战略。这部分的学习需你具备宏观视野,并能灵活运用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工具。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是系统性阅读和笔记整理。把每一部分的知识点梳理清楚,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其次是案例分析,凭分析真实的商业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熟悉考试形式和时间分配,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