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理论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从九月份着手准备,初期不需要投入过多时间。九月期间主要看政治大纲并配合1000题,根据个人进度,至少完成两轮复习,我自身时间有限,仅完成了一次。进入十月至十一月,重点是背诵风中劲草,推荐背诵三遍或以上,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再次回顾大纲和1000题。十二月则需集中精力做肖8和肖4。提及政治复习,肖秀荣无疑是最具权威的。他出的预测题准确度极高,令人赞叹。除了押题,他的教材也十分出色,内容导向明确,条理分明。若无暇背诵肖8,确保掌握选择题部分;而肖4,则必须熟记于心,无论多忙都要背完!重要提醒!那些已经划好的考点,难道你不打算背下来吗?所用书籍包括:政治大纲、肖秀荣的1000题、最后八套题以及最后四套题,还有风中劲草。
考研数学方面:
完成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的学习之后,我会重读笔记,并默默构建每个章节的知识架构,以此确保对数学的所有关键点都了如指掌。请务必牢记,扎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我想推荐的三本教材是:同济大学出版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高等数学》第4、5、6版,居于马编写的清华大学版《线性代数》,以及浙江大学盛骤撰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些书籍备受高分考生青睐,更关键的是,历年来的命题专家均以其为主要内容来设计考题。接下来谈谈如何有效阅读这三本书。考生们在复习时各有方法,有的先攻高等数学,有的首选线性代数,甚至有人一开始就学概率论。至于具体应做什么题目,有的人无所适从,有的人则全部包揽。实际上,最佳的复习顺序应该是先学高等数学,接着是线性代数,最后是概率论。原因在于,高等数学构成了数学的基础,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理解都需要基于它,比如在概率论中计算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需要用到微积分;同样,求连续随机变量的期望值,也需要运用积分。线性代数的概念、定理和推导繁多且抽象,所以最好提前学习并不断巩固。相比之下,概率论的题型较为固定,考研中的变化不大,其解题思路相对较清晰。有些考生企图在最后一两个月内迅速突击概率论,但往往得不偿失,因为最后一个月需要复习的内容太多,政治、专业课都不能忽视。这时候再来系统复习一门课程,时间上会非常紧张。因此,概率论应在初期就开始着手准备。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夏日假期中,保持阅读和词汇的学习至关重要,这两项构成了考研英语学习的主要难题,需要持之以恒地钻研。随着暑假的落幕,我转向了翻译的学习,并开始逐步复习这一部分。这同样是为了阅读理解的提升打下基础。翻译是一项需要长时间沉淀的技能,指望临时抱佛脚在考试前一个月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建议每日分析几条复杂长句的关键点,再翻译两个句子,花费约半小时,这样的日积月累,既能提升你的翻译技巧,也会极大地促进阅读理解的能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原理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的选、企业的生产决策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体的表现,如经济增长、失业率、通货膨胀等。对微观部分,理解供求模型、效用最大化、市场均衡、成本利润分析等概念至关重要。在宏观方面,要深入理解国民收入核算、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效果等。
理解并掌握经济模型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模型帮助抽象出复杂的经济现象,并进行预测和解释。例如,IS-LM模型用于描述货币市场和实物市场的相互作用,AD-AS模型则描绘了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动态平衡。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模型的公式和图形,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经济含义。
再者,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经济学的关键。凭阅读经济新闻,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问题中,深化理解和记忆。比如,你尝试分析为什么某个商品价格会上涨,或者解读政府的某项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做题是检验理解程度的有效方式。无论是课后习题还是模拟试题,都要认真对待。解题不仅锻炼思维能力,也能帮你发现知识盲点。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是提高效率的好习惯。把复杂的内容简化成图表或关键词,有助于长期记忆。
在备考的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也极为重要。面对困难和压力,记得给自己足够的休息时间,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你一定能够克服。










